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媒体PG电子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PG电子 > 正文

四海侨胞,心系中华。我国拥有海外侨胞超6000万,近年来,新生代侨胞逐步走上舞台。他们从“出海逐梦”到“回乡筑梦”,乘着中国发展东风,投身数字经济、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新兴行业,为中国对外开放、科技创新注入新鲜血液。

12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海内外嘉宾参加。作为聚侨智促发展的常设性国家平台,本届大会围绕“创新谋发展,侨智创未来”年度主题,设置19场活动,让青年人才在互动中“与时代同频,与家乡共振”。

新生代投身前沿行业

第二次参加侨智大会的沈寓实,是清华大学海峡研究院智能网络计算实验室主任。2016年,他离开微软从美国回到国内,正逢人工智能技术腾飞,作为云计算技术早期探索者的他,经过三年筹备,创办了飞诺门阵(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相比国外,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机遇更多、前景更广,基于中国庞大的工业体系,可应用场景更加多元。”沈寓实介绍,其公司主要以构建人工智能时代自主可控的“非冯诺依曼”通用网络计算体系,赋能安防、水利、能源、教育等千行百业。他计划通过侨智大会,与福州洽谈深度合作并落地子公司。

作为第二届中国侨智大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对接会吸引诸多智能产业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及投融资机构代表参与。

12月16日,第二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嘉宾陆续走进会场。(姜克红 摄)

“在美国14年,2021年回到国内,当时看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潜力巨大,许多国际顶尖的研究成果在这里落地,我心里也燃起一团火,希望能够大展拳脚。”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项目总监袁毅星认为,我国正致力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海内外科技人才支持,实现市场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生物医药是当前迅猛发展的领域,也是本届中国侨智大会的热点话题。侨界人士纷纷推介其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厦门大学国家级特聘教授刘向阳带来“穿戴式AI呼吸频谱仪与数字医生系统”;奇伟医药科技(福建)有限公司介绍基于自动注射平台的改良新药开发……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近年来,侨界新生代广泛投身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不少已在行业崭露头角。

让“金凤凰”安心成长

应机遇而来,因发展而安。对各地而言,引才只是第一步,如何栽好梧桐树,让“金凤凰”安心筑巢茁壮成长,是更为重要的课题。

大会召开之际,“90后”福州大学副教授陈瑞鹏迎来了自己入职一周年纪念日。此前他是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的博士后,和微纳米医疗机器人打了多年交道,有感于国内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潜力,去年陈瑞鹏选择回国发展。

“在海外多年,我对家乡的医疗产业和人才政策并不了解,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帮我们对接高校和研究所,协助人才项目申请,将来研究成果落地时,还会提供产学研合作支持。”陈瑞鹏如今也是海峡人才港法国引才大使,帮助更多海外青年回乡发展成了他工作的一部分。

为帮助侨界新生代就业创业,近年来,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健全人才港全周期服务机制。聚焦项目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需求,采用“专人专责、首问必答”模式,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金融支持、法律咨询、资源对接、投融资规划等服务。

“人才的成长需要时间去沉淀,许多侨界青年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国际视野,但社会经验不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历练成长。”麦斯特人力资源公司董事长李妍菲说,从“扶上马”到“送一程”,企业积极建设“侨智汇人力资源产业园”,举办各类侨智沙龙、茶话会活动,为侨界青年提供和前辈面对面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从引才机构到地方政府,从创业支持到生活配套服务,近年来,各地聚焦解决海外青年人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营造“居者自豪、来者依恋、闻者向往”的人才发展环境。

“青蓝接力”携手合作

本届大会上,“侨界的青春力量”被反复提及。在为期三天的政策推介、项目对接活动中,来自五洲四海的青年在洽谈中增进认识、共享机遇,对未来的规划也逐步明晰。

福建晋江是著名侨乡,拥有海外侨胞及港澳台同胞300多万人。大会期间,侨界青年走进当地重点园区、平台及企业,在侨乡感受“晋江经验”的时代脉动。

“此次,协会组织50多个会员来到晋江,经过前期筹备和项目对接,大部分人员都与晋江市相关企事业单位有了前期沟通,并达成合作意向。”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执行主席周盛宗说,“广大海外学子在异国他乡奋斗拼搏,但无论飞得再高再远,回家的感觉总是最好的”!本届大会为侨胞、企业搭建项目对接、求才邀约平台的同时,也构筑人才新老接力、共同成长的桥梁。

大会期间,新质生产力“青蓝接力”对接会备受侨胞关注。活动邀请已回国并创业成功的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或有海外经历的院士专家作为“师傅”,邀请福州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创业群体作为“徒弟”。一方面,“师傅”对拟落地项目进行路演张榜,“徒弟”针对拟合资合作的项目进行揭榜;另一方面,“徒弟”提出卡脖子技术问题和创业难题,“师傅”针对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揭榜挂帅”。

“这次活动是福建省人才工作品牌‘师带徒’引凤计划的‘升级版’。”福建省引进人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新老人才携手合作,共同探索项目落地与商业化路径,加速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实现“青蓝接力”。

刊于《参考消息》2024年12月19日第10版


新华社客户端: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326830?d=134db43&channel=weixin&time=1734597572067

上一篇:【科技日报】探索校地共赢模式 创造“顶天立地”成果

下一篇:【海峡都市报、智慧海都客户端】第八届“爱我国防”福建省大学生演讲比赛在榕举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