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福州的人工智能产业应用达到了这样的高度,新的理念和创新方案也是层出不穷。我们对福州的创新力和对新技术的敏感度,以及和高技术巨头的配合充满期待。”22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商协会大会会场,参观完人工智能应用展车的孟加拉国代表伊克巴尔说。
从人工智能检测害虫并灭杀,到通过AI训练实现更逼真的交互数字人应用,再到传统纺织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小快多轻”的产品迭代,本次大会上展示的福州人工智能发展核心竞争力,为人们描绘了一幅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图景。
开源
高校创新应用层出不穷
22日上午,“一带一路”国际商协会大会户外的华为人工智能应用展车上人来人往。一台精巧的小机器,引得众多参观者争相发问,想了解它与人工智能的关联。
“这是植慧平台,是我们利用人工智能赋能农业的应用。”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师王伟生说,植慧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技术,在检测到害虫之后,可以通过华为物联网云平台下发控制命令,控制智能温室大棚的暖光灯开闭,定点灭杀害虫。此外,平台基于OpenHarmony(开源鸿蒙)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还可以实现与其他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
类似这样由福州高校推进的人工智能研究还有很多。
“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我们重点打造了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包括华为福州物联网云创中心、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福州大学5G+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福州技术研究院等,推进龙头企业与重点高校、院所联合创新,加强高校与企业人才的供需对接,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福州市大数据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曾伟东说。
(节选)
强基
提升人工智能产业能级
记者采访发现,福州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提升速度非常明显。
“面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机遇,福州市主动作为抢抓风口,围绕应用场景算力算法数据以及软硬协同产业革新,高标准谋划产业布局。”曾伟东说,借助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在福州成功举办的东风,福州市获批设立了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在鼓楼依托福州软件园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链创新高地,在仓山依托仓山智能产业园打造智能核心产业聚集区,同时全面加强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推动人工智能应用。
福州市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爽表示,在算力供给方面,总规划算力规模400P的福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一期105P的算力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作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获批建设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的开放创新平台,被纳入全国人工智能算力战略体系。目前,智算中心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和40多家单位完成算力签约,与超1700家企业及科研院所达成合作意向。通过强化智能算力供给,提高关键技术与核心产品创新能力,推进数字融合应用创新,福州正全面提升人工智能产业的能级。
福州晚报:http://mag.fznews.com.cn/fzwb/2023/20231126/20231126_A02/20231126_A02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