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校园观察

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观察 > 正文

编者按:随着信息技术、线上教育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APP和小程序走入校园,在校园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期,我们走进这些APP,看看在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了多大作用?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APP吗?我们又应该怎么利用这些APP呢?

感受:便捷与繁琐并存,优缺点并存

学习类APP 的功能几乎涵盖了同学们从预习到复习的全部过程,不少老师和同学都肯定了其积极作用。计算机学院的张慧(化名)同学分享了其利用学习类APP辅助学习的经历:“预习时可以通过一些课程来对知识有大致了解,通过学习平台发布的练习可以让我们专注课堂、按时进行知识巩固,通过不断回放学习不熟的知识内容。”也有同学认为,在考试前,“它们是很好的资料库,可以使我们的复习有方向性。这里有老师划分的小节重点,有相关问题,及其详细且有序的解释,有利于考前突击,有效的提高成绩。”

同时,学习类APP收纳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在采访中,物信学院的梁心怡同学就这些APP“变相要求学习”、“帮助自制”、“节约搜索时间”的作用表示肯定。调查发现,网上学习类APP明晰资源分类,提供方法和指导,为大学生的学习强劲赋能。

除却学习类APP和小程序,工具类APP 和小程序也在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和管理中发挥作用。经管学院的邱同学参与了疫情防控工作,她对此深有感触:“学校使用了多种接龙打卡方式来进行疫情防控工作摸排,这些程序带来了便利,足不出户就可以达到提醒同学和统计已完成人员的任务。”接龙打卡的工具类小程序让管理更加便捷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准确率无法保证,还有少数同学可能会漏看群消息,要及时提醒其完成。”邱同学补充。

这些APP和小程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同学们的学习、方便了学校的管理,但也存在着不足:如内容臃肿功能多余,运行卡顿不稳定,广告繁多,易出bug等。在APP store上,除了中国大学MOOC评分为4.8星外,其他常用学习类 APP(u 校园、腾讯会议、易班、知到、学习通)评分都在1.2-2.5之间。梅努斯国际工程学院的陈同学常用中国大学MOOC 等 APP 进行学习,他表示:“不同的课程会要求使用不同的APP或者网站,没有整合在一起。”计算机学院的岳诗涵同学对这些APP颇有微词:“使用学习APP使学习与休息时间变得不再鲜明。电子产品会分散我的注意力,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纸质练习。”

溯源:各有所需,造就APP繁多现状

调查显示各色校园APP和小程序,大多是满足教学需求的学习类APP和小程序。一些学习类APP为教科书提供配套服务课程。外国语学院的李卫航老师表示:“U校园 ,we learn是作为课程《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的延展提供配套学习。”另一些学习类 APP 则是由老师们推荐选择的,满足教学需求,提高教学效率。数统学院的王平老师在应用APP与小程序进行辅助上课后,感觉到更加便捷:“比如雨课堂小程序,学生可以扫码进入雨课堂自动签到,教师通过PPT 可以进行限时推题、随机选人、投稿反馈、弹幕讨论等实现课堂的实时互动。慕课堂APP可关联中国大学慕课异步 SPOC 课程,数据方便统计,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行为数据开展过程性评价。”

对这些学习APP的创新应用,是大势所趋,随着智慧校园建设的与日俱进,传统课程的不足得以弥补。王平老师表示:“传统课堂的师生互动局限性比较大,为了与时俱进,促进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结合使用多个学习 APP/小程序。”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朱淑敏同学表示:“学习类APP具有及时性,能够及时回复学校信息。同时,APP具有留存性——纸质材料通常具有保存性短的弊端,而在互联网上,题库、真题试卷可以永久流传,保障了学生对于素材、题目以及解法等的获取。”

由此可见,各教科书的要求、教师们的教学习惯、和智慧校园一朝千里的建设发展,催生了各式各样满足课程教学的APP和小程序。

除了满足课程学习要求,同学们也有使用各种工具类APP和小程序进行签到打卡,课表查询等。出于学校、学院、班级各方不同的管理要求,各项具体事务的不同内容,同学们也不得不使用各种小程序进行打卡,签到,接龙。

“这些APP很多功能重复同质化,很占内存,如果精简一点会更好。”物信学院的梁心怡同学对此发表意见。据回收的线上问卷显示:62.93%的同学表示只会在学校的要求下使用这些APP和小程序,仅有7.87%的同学表示会经常主动使用这些APP和小程序。

想要解决这一现状,似乎要等待集成多功能的校园APP的出现。整合了许多功能于一体的工具类 APP 福 uu,目前正在继续拓展它的广度和加深它的深度,希望未来能解决这一问题。

展望:多方努力,APP 赋能教育教学

“不能什么都交给APP。”是采访调查中,很多同学的心声。

如何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利用校园类APP?数统学院的曾勋勋老师表示:“尽量选择主流的、好用的一些APP推荐给同学们。”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的朱丹红老师如是说,“如果有比较实用综合的 APP,可以大力推广,大家都去使用,这样应该就能减轻学生负担。”除了减少使用数量,数统学院的王平老师表示还可以通过分散APP和小程序的使用时间段来照顾学生的使用体验:“我自己就使用三种学习APP/小程序,但功能分工明确,分别在不同时段使用,尽量减少学生在短时间内来回切换。”同时,她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们老师也希望能尽量统一使用某一种最方便快捷的 APP/小程序,但说实话这个不好统一,毕竟各门课的需求不同。”

如何帮助自己更好地利用校园类APP,这需要学生群体有效地规划APP的使用,合理运用不同APP的特色功能来辅助学习与生活。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77亿,占网民整体的 35.9%。利用学习类APP上自主进行线上学习成为越来越多同学的选择。外国语学院李卫航老师向记者介绍:“目前的信息技术,能带来天量的数据以及丰富多彩的人与数据的互动模式,同学们所需要的是选择一个科学的、适合你的在线学习方式。”土木工程学院的罗源同学在运用 APP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收获,他分享道:“学习通上有很多学习视频和课件的资料,并且板块分得清楚容易查找,我经常在课后觉得自己听得不明白时能在此APP中找到资料来及时巩固复习,达到查缺补漏的目的。”

新事物的发展不可避免出现各种问题,探索传统教学和智慧教学有机结合道阻且长。在超越传统教育模式新技术的辅助下,我们也期待未来会有形式统一、功能完善、内容丰富,更能满足师生教学、管理需求,更加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的平台出现。(813-3)

上一篇:立德树人 育见未来——聚焦第11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高校思政创新发展论坛

下一篇:【时评】切莫成为ChatGPT的“思维傀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