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大学化学学院92岁的退休教师安镜如教授收到了一份意义非凡的礼物——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颁发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真的是花了很多心血,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回想当年的峥嵘岁月,安镜如老师感叹道,“祖国没有忘记我们,党没有忘记我们!”
安镜如教授(中)畅谈收到纪念章的感受
纪念章
1964年10月16日,在罗布泊戈壁滩上空,伴随着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和惊天动地的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声“东方巨响”,有力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向世界传递出新中国振聋发聩般的声音,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这枚珍贵的纪念章由五角星、数字60、首爆场景、山纹云纹等组成,在金色橄榄枝的包围中,一朵“蘑菇云”腾然升起,和平鸽飞翔其间,它的身后是欢呼雀跃的人群,生动反映了60年前的场景,意在永远铭记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核工业走过的艰苦创业历程和老一辈核工业人创造的不朽功勋。
为了这朵“云”,包括安镜如教授在内的众多科研工作者奔赴无人之地,隐姓埋名,艰苦奋斗,将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我国的原子能事业。
1956年,安镜如教授从厦门大学毕业后,被国家派往苏联的莫斯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莫斯科,她和当时世界上顶尖的优秀科学家一起工作、实验,学到了先进的化学分析技术。
安镜如教授在莫斯科大学期间,与同学一起做实验
随着中苏关系破裂,这批从苏联留学归来的青年学生迅速成为了国家自力更生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急需人才。他们听从国家召唤,被分配到各地的研究机构,开启了新中国核能事业的探索。1960年,学成归国的安镜如教授被分配到湖南衡阳的414工厂;两年后,她被调派到二机部的北京401所,全身心投入到自力更生、白手起家核工业攻坚工作中。
“到了北京,我们集体坐上了开往401所的班车,没有人知道我们将要去向哪里,也不知道研究所的确切位置,只知道在北京的远郊,距离首都有100多公里。”安镜如教授回忆,“在工作厂区,大家都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互相之间不交流工作,不打听对方的个人信息,尽心尽力完成自己的工作。虽然同在一个工作区,但各个工作部门之间‘不能进,不能出’,大家凭着一股爱国热情,全心投入到研究工作中。”安教授动情地说,“我们老一辈人的想法比较淳朴、纯粹,只要国家有需要,我们就服从国家命令。毕竟在艰苦的年代,是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学成后就是想要报效祖国。”
随着国家原子能事业的发展,核能开始逐步转向工业和民用。在度过了隐姓埋名的十年之后,1972年,安镜如教授来到福州大学化学系成为专业教师,在分析化学教研组任教。同时,她也结束了和爱人长达12年的两地分居。值得一提的是,安教授的爱人张帆教授是福州大学化学系的首任系主任,伉俪二人就这样扎根PG电子,为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科的发展打下基础。
如今,虽已年逾九旬,安教授回顾起求学、工作、任教的经历依然如数家珍。“化学是福州大学建校最早建立的几个学科之一,当时的学生都非常有信念、有冲劲,我和他们的关系都非常好,毕业后他们也都还惦记着我。”任教期间,安教授尽己所能,传道授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包括林金明、陈曦、姚晴等一众深耕于化学事业的专家学者,为推动福州大学分析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退休后,安镜如教授依然关心学校、学院发展。她关注着学校取得的每一个成果、每一次进步,也和学院的离退休老教师们一道,共同为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同时,她也表示:“现在的孩子们拥有这么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我们实在是太羡慕了,希望年轻学子们能够利用好国家、学校创造的优越条件,继承奋斗的信念,学好专业知识,为国家、社会多做贡献。”
安镜如教授讲述当年奋斗的故事
60年前,老一辈核工业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自主攻克核尖端科学技术,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创造出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60年过去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两弹精神”依然历久弥新。这枚沉甸甸的纪念奖章,依然闪耀着自力更生、勇于登攀的精神光辉。这个从首都北京寄来的快递包裹,让安镜如老师在回忆当年的同时,也满怀深情:“这枚奖章是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回忆青春,我无怨无悔,我也发自内心地热爱党,热爱国家!”(采访:校融媒体中心记者团 欧阳逸菲、化学学院 吴露莎/图:王忆希)
化学学院看望慰问安镜如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