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PG电子人物

您的位置: 首页 > PG电子人物 > 正文


约了几次终于约到了忙碌的郑起教授,比预约采访时间略早一些我到达了她的办公室外,办公室门关着,郑起教授还没到,于是在门外等候,等了约半个小时,仍然不见人,心想忙碌的她会不会忘记了约定,于是给她打电话,手机没人接,正纳闷着,就看到一个身着棕褐色格子短袖、黑裤子,身材高挑微胖的中年女士匆匆赶来,正是郑起教授,她笑着说:“刚从工厂回来,不好意思,久等了,手上脏先洗洗,稍等一下。”然后一边洗手,一边跟我说,最近厂里催化剂出口,正在赶货,所以特别忙。这个声名显赫的国家级 “优秀巾帼发明者”给我的第一印象如很多人所言,她不像一个威严的大学教授,更像一个平易近人的长辈,真诚,实在。


  郑起教授从小就好强,初中时候一位校长说:“男生能做的事情女生一样能做!”这句话更是激励了本就好强的她。所以她从来不因为自己是女性就觉得应该享有更多的优待,从来不因为自己是女性在学习和工作上就会输给男性。初二时候,她当时作为唯一的女学生参加了跳级到高一的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跳级,上高一后又碰上了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下田,养猪……什么农活都做过,什么工作她都不曾落后。1973年当时所在的公社本想留她做妇女干部,但是一心想念书的她报考了我校,成为了工农兵学员。197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师从魏可镁院士,从事化肥催化剂的研究工作,一做就是30多年。


  她首先参加了魏院士领导的A110-3型、A201型氨合成催化剂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成功,在全国合成氨厂推广应用,分别于1983年、1985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986年后主攻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的研究方向。1986年郑起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和课题组同志一起承担了低铬、无铬一氧化碳高变催化剂的研制任务。这项既无前人经验可学习,又无国外资料可借鉴的任务,需要相当的恒心和毅力,更需具备百折不挠的心理素质。好强的郑起教授勇敢地接受了这个挑战,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为了寻找合适的助剂,郑起和她的同事们反复配方,反复筛选。正交试验一排下来,通宵达旦、日以继夜是家常便饭。200多次的反复配方筛选,他们终于找到了取代物———AB两种助剂,使催化剂的铬含量由6%~14%降低到2%,性能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为了使催化剂真正走向市场,下催化剂厂成了郑起教授每天工作的一部分,直到现在仍然坚持。大家都说催化剂厂高变催化剂车间是全厂最脏、最累的车间,这里有氧化铁粉尘,有氧化铬污染。但是郑起教授不怕,她说现在条件已经好很多了,也正是因为知道有粉尘,有污染,才更需要她去研究解决问题,改善条件,让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有更好的工作环境。作为研究人员为了把好质量关,也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她亲自坚持在生产第一线操作,观察生产情况。她说整条生产线的十几道工序走下来真的很长,但是想想成果就有干劲了。过去每次中试下班,脸上、头发上都积了厚厚的一层污垢,洗三四次都洗不干净。其中的脏和累以及可能致癌的苦处,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更何况是女同志。问及郑起教授,感到辛苦么?她笑笑说,“苦中有甜!看到成果什么付出都值得了,何况我是经历过上山下乡磨炼的人,什么苦没吃过,科研中的这点困难跟当时相比根本不算什么,感觉每天都是幸福的!”正是这种心态,让郑起教授克服了中试过程的困难,在进行了73轮中试后,获得成功。她和同事们又奔波于各地氨厂,将研制出的新型催化剂投入工业使用,帮助工厂进行催化剂的升温还原,总结使用情况。工业使用证明,催化剂性能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低铬、高效、节能的环保型催化剂。被国家正式命名为B116型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这一成果,荣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国家环保局列入全国推广计划。年产量达1500吨左右,在百余家中、小型氨厂使用。产生了巨大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郑起教授说她是一个很现实的人,从没想过一定要获得什么奖,只是想把要做的事情做好,也正是这个平实的信念,让她一次又一次取得了成功,也获得了她没有奢求的一个又一个荣誉,1997年无铬高变催化剂成果通过专家鉴定,得到的评价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998年,该项成果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获得中国、美国专利各一项。郑起教授也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优秀巾帼发明者”等等荣誉。


  在获得以上成绩后,她又带领课题组的同志们开展FBD型低铬、低汽气比高温变换催化剂研究,该成果于2006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在全国中小型氨厂推广应用,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目前为解决氢能源工业存在的技术问题,她正带领着课题组成员着手新一代高效一氧化碳变换纳米催化剂的研究,朝着新的目标继续攀登。


  明年就60岁的郑起教授,看起来很年轻,在爽朗的笑声中,她说,我不可能做一辈子,一定要不断有优秀人才接班,因此当前在自己做科研之余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做人梯”,培养青年骨干,利用自己现有的能力和影响多争取课题,把年轻人推上去,就像当年魏院士培养她一样。

 

上一篇:陈宝春:让人间彩虹更加多彩———访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陈宝春教授

下一篇:王应明:以求是之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