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PG电子人物

您的位置: 首页 > PG电子人物 > 正文

            

                       毛健源同学                           黄婧琳同学
  
   多边形的木质吧台,黑色的高脚凳,挂满学生作品的白墙……搭配在一起,组成建筑系独有的学生讨论区。在这里,刚从北京回来的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的毛健源、黄婧琳同学接受了我们 的采访。“我一直比较喜欢画 画、摄影和设计,再加上受姐姐的影响,所以一心想学建筑设计。”看来毛健源是“建 筑学”专业的粉丝。但黄婧琳与他恰好相反,“起初对建筑没有太大的兴趣,高考填报志愿时接受周边人的建议选了建筑。”黄婧琳对四年前的报考“记忆犹新”。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对建筑的热情变得越来越浓。

  

在回答我们提问时,毛健源总是逮着“空当”就在速写本上随意地画着什么,他说建筑学对于线条的感觉很重要,多练笔很能提高对于线条的把握。“我的美术功底不太好,画图经常挨老师批。 婧琳在这方面会出色很多。” 黄婧琳擅长水粉画,两人都热衷于研究中国建筑史。由于把时间和精力都投放在专业学习上,黄婧琳和毛健源在娱乐活动方面花的时间比较少,因为经常待在教室,周围的同学说他们“以教室为 家”,毛健源笑言没有那么夸张,只是来得比别人早一点,离开时比别人又晚一些而已。“为此他还付出了一个有点大的代价,丢了一台笔记本电脑。”黄婧琳补充道。虽然没有老师的提点,生活却充当了他们“无形”的老师。“你的设计理念要能解读出你对生活的体验与想法,废旧的楼、建筑的死角、城中村等这些社会生活现象都会给你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正是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他们意外地与藏匿于城市深处的双杭路相遇,黄婧琳说上下杭路是无意中“逛”到,然后成为他们论文的撰写对象。由此写出的论文《福州双 杭地区近代传统商业街区初探》、《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视觉研究》分别被“2010 年中国首届工业遗产学术研讨会”和“第五届中国建筑 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录用。而“十字形”模型荣获2010 年低碳生活设计大赛“金羊奖”。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我喜欢听迈克·杰克逊的歌,喜欢阅读哲学书,尤其是《道德经》。”毛健源说阅读哲学类的书籍不单是一种爱好,哲学凝聚了思想文化的精髓,而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体现,阅读这类哲学的书籍其实是在帮助理解建筑。

  

哲学为他们研习建筑学提供了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实践、感受,不同学科的交叉学习使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再停留于表面。“深奥难懂的书籍会让人读不下去,无法理解,比如中国建筑史。这个时候不妨走出校园,到外界寻找答案。到博物馆到美术院去看看去走走。然后再回到书中,也许就会对这些问题有更深一层的体悟。”谈起外出旅行,毛健源开始滔滔不绝了。

  

最让他难忘的是大二的那次广西的田间考察,那里保留着中国最原始的古村落,村民坚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生活习惯。杆栏式的原住民建筑构造简单,易于理解。“底层是架空的,用来饲养家畜。整个平面布局自由,房屋构造体现因地制宜的建筑理念,又能防湿防潮,真是佩服我们古人的思想智慧。”黄婧琳感叹地说道。

  

这次的实地考察带给他们对建筑更深层次的体悟和理解,他们认识到去真正的感受建筑是学习建筑最好的方法。于是,广州歌剧院、苏州园林、安徽宏村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下一站目的地,他们打算去黄山。“清华大学的李晓东跑到山上住了两年,体验自然。建筑设计中流入自然的元素,不落俗套,创作思路不被书本上的典型范例束缚中。”毛健源说。

 

灵感来源于生活

 

怎样做出有创意、有个性的设计图稿,这不仅是建筑系同学“纠结”的问题,也让那些跟“设计”沾上边的专业的学生伤脑筋。依葫芦画瓢的事谁都会干,一旦合上书本,脑袋就跟图纸一样空白,灵感不会凭空蹦出来,关于这一点毛健源和黄婧琳却做得很好,秘诀就在于认真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在广州2010 年低碳生活设计大赛上,毛健源、黄婧琳的设计思路来源于基督教堂的十字架。他们把 USB 接口设计成“十字架”的形状,“同时接三个 U 盘,可以做到一线多用。这体现大赛低碳的设计主题,十字造型又非常美观。”黄婧琳还提出作品实用性强,携带也方便。由于没有导师的辅导,他们只能不断去尝试,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回忆那段“艰苦”的创作历程,毛健源说:“我当时查了许多资料,每个十字架的比例不一样,找不到一个标准,最后我们根据自己的设计感觉定下了比例。”

 

游学清华,当一回“北漂”

   

趁着大四课程很少,毛健源和黄婧琳向学院申请去清华大学学习。“我们寄住在我姐姐家,80 平方米的四合院,宽敞明亮。”毛健源说选择去北京,不仅是因为姐姐在香山有住所,更看中的是北京资源丰富,信息通畅。

  

毛健源每个暑假几乎都会去北京,相比之下,黄婧琳初来乍到,对北方的气候和饮食有些不习惯,“我是地道的南方人,不爱吃面食。”但她还是很快就调整适应了不同的生活环境。他们很快就融入清华大学的学习中,清华的学生并没有像外界评论的那样带着“天之骄子”的高傲,“他们很随和、谦虚,还愿意把学校的卡借给我们,方便我们在校内活动。也愿意沟通交流,告诉我们课程进度”黄婧琳赞许清华的学生非常友好,但同时秉承了清华严谨的治学态度。毛健源则认为学生独立性很强,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互不打扰。

  

因为从上课到生活都是自己安排。所以“北漂”的生活呈现一种流动状态。“我们会挑一些以往没学过的课程,例如参数软件化,选择一些出名教授的课程去听。” 清华给他们最深刻的感觉就是浓厚的学习氛围,自习室通宵开放,很多学生会自习到凌晨三、四点,上课的教学楼安静得好像没有一个人。除了在清华读书学习之外,他们还游览了香山、颐和园、八大胡同等等。

  

“北京的胡同大多保留外部面貌,里面都有很大的改动,四合院也被大面积地改建。”黄婧琳认为政府在修复和保护传统建筑时,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国外的历史建筑的规划比较慢,巴黎每隔30年才做一次决策,而国内的规划显然太快了。”这是黄婧琳在看过一些北京老胡同后的一些看法。

  

在寒假的时间里,他们会参加“工业建筑改造”的一些比赛。关于未来他们打算出国留学深造,这是他们俩共同的愿望。

  

对于毛健源和黄婧琳同学的采访暂告一个段落了。从与他们的对话交谈中可以感受到两人对于学习建筑的热情。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从大学一路走来的路程。我们看到的也许是他们精彩的一面,但在这些精彩的背后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对建筑、对生活真诚的付出。

 

福州大学记者团 杨任月 杨一帆

上一篇:首创功就院士路 独树业成先锋行

下一篇:周强:未来在路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