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承多举措,赓续血脉育先锋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建强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阵地,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方法,营造“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的浓厚氛围。
日照长空,英雄花开。2024年9月30日,在林祥谦烈士陵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工作负责人从闽侯县领导手中接过林祥谦烈士陵园不动产权登记证书,英烈纪念设施保护翻开了新的一页。
林祥谦烈士陵园位于闽侯枕峰山山麓,建于1961年,是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经过不懈努力,解决了其用地权属材料和不动产登记要件缺失、长期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等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动产权登记发证工作。
目前,全市已有4处烈士纪念设施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书。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正全力加快推进全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划定和不动产权证登记办理进度,为进一步发挥好烈士纪念设施红色阵地作用提供保障,让英烈精神在新时代永放光芒。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青年一代义不容辞。
“红色社团”将有志青年凝聚在一起。闽江学院林祥谦精神研习社是一个校级文化育人社团,围绕烈士纪念日、清明节、林祥谦诞辰和牺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每年都会为新生们举行红色研学之旅,希望新生们赓续弘扬林祥谦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不坠青云志,努力奋进。”林祥谦精神研习社指导老师陈妍汐说。
“红色活动”让英烈精神得以赓续传承。2024年9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所属市革命英烈纪念园组织开展红色基因传承月系列活动,走进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活动中,退役大学生士兵张盛水讲述了自己服役于南部战区海军某部的经历,向学弟学妹们传递爱国情怀。“革命先辈英勇无畏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一声令下,使命必达!”张盛水说。
除了红色基因传承月系列活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还组织开展国家公祭日、清明“百园千校祭先烈”、纪念林祥谦烈士牺牲100周年、纪念林祥谦烈士陵园建成开放60周年等活动8000余场次,吸引全市800多所学校的10万多名中小学生、社会各界近100万人走进烈士陵园祭扫献花、缅怀先烈,厚植家国情怀,砥砺奋进之志。
青山埋忠骨,英魂归故里。2024年6月28日,迎林传祥烈士回归故里仪式在连江县官坂烈士陵园举行,为修建南疆铁路而长眠天山脚下48年的林传祥烈士,终于回到家乡的怀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持续开展烈士寻亲工作,发布《烈士寻亲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6)》和《寻亲登记表》,收集登记寻亲烈士信息,截至目前已收集登记线索29条,成功为8位烈士找到亲属。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对市革命英烈纪念园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建成革命英烈事迹陈列馆、烈士英名墙,红色教育传承功能显著提升。同时,林祥谦烈士陵园提升改造项目已获批立项,计划投资2600多万元。目前,我市登记造册的烈士纪念设施共有1018个,烈士2583名,建成修缮县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14个(其中国家级2个),烈士集中安葬点(区)10个,烈士墓947座,其他碑、亭、祠等纪念设施47个,完成烈士纪念设施改造提升233处,集中迁移87处。
(节选)
福州日报:https://mag.fznews.com.cn/fzrb/2025/20250206/20250206_001/20250206_001_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