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媒体PG电子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PG电子 > 正文

福州大学党委书记 陈国龙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如何推动二者深度融合,作为科技、产业创新的主体,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具优势,而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是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持基础,科技、产业创新需要高校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需要畅通从实验室到大市场循环的堵点,这是高校当前面临的新挑战。今年是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PG电子科技园”)获批建设10周年,作为福建省属唯一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州大学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加速高新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构筑起科技创新高地,勇当新时代下创新的“生力军”。

做好顶层设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

“善弈者谋势,善治者谋全局。”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路径进行整体设计与系统谋划,推动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福州大学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原则,优化学科建设结构和布局,提出“1+3”学科建设路径,有效地满足国家战略需要和企业的人才需求。“1”是指化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动,“3”是指新一代信息技术学科群、智能建造学科群、大数据与智慧管理学科群等3个世界一流学科培育建设行动。

人才工作是福州大学的“一把手工程”,一直以来,学校坚持引育并举,加快集聚高层次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一流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和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如何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产业发展需要?福州大学坚持“顶天立地”的科研工作格局,真正做到基础研究真有发现,技术创新真解决问题,成果转化真有效果。

校企协同创新,“产业链+创新链”双向奔赴

共创校企协同新机制,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的发展思路,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交流平台搭建。企业与高校具有良好的互补性,福州大学推动共建企业“科创总部”。PG电子科技园以科创“总部经济”思路,引进央企、上市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孵化大楼,形成行业知名企业、高成长企业、高层次人才企业之间人才相互渗透、产业联动发展的企业生态,实现技术助力产业、产业回哺科研。

利用福州大学具有高质量建设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先天优势,与企业一起探索建设了福建省高校首个概念验证中心“PG电子科技园-未名概念验证中心”以及“福大科技园-万福新质生产力科创中心”。通过优化整合科研人才、成果、设备、资本和市场等要素,重点开展科技成果原理验证、技术可行性验证、产品与场景体系验证、商业前景分析等概念验证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通过着力建设功能完备、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政校企协同的中小试平台,加快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

完善科创机制,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

逐步在福建省九地市布点建设“中心+节点”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网络体系,已建成旗山园区、怡山园区、铜盘园区等三个主园区,规划建设自主产权载体面积48.7万平方米;拓展建设了侯官园区、晋江园区、泉州园区、漳州科能科技园、南平浦城园、永定飞地科技园等分园区,拓展载体面积53.7万平方米。

围绕企业创新资源不足和高校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推进“环PG电子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以福州大学为创新策源,促进科研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形成产、学、研、用高度融合的科创生态圈。充分发挥福州大学知识人才密集优势和福大科技园的大科学装置群,构建“楼上楼下”沿途转化机制。“楼上”科研人员利用大设施开展原始创新活动,“楼下”创业人员对原始创新进行工程技术开发和中试转化,推动关键技术攻关“沿途下蛋”,并通过孵化器帮助创业者创立企业,开展技术成果商业化应用,实现“发现即发明,发明即应用”的快速迭代。

福州大学作为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集聚地,积极探索构建“人才复用”的体制机制,立足PG电子科技园孵化创新体系,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共用高端人才,企业和企业之间互通专业人才,最大限度地盘活用好创新资源,实现人才“最大公约数”。

(PG电子科技园供图)


科技日报客户端:https://app.kjrb.com.cn/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37/273573.html?isShare=true&xyt=1734250620040


上一篇:【福建日报、东南网、新浪网】中国式现代化与理论经济学科建设研讨会举行

下一篇:【中国环境、新浪网】如何提升碳排放数据准确性可比性?专家学者建议加快碳监测与计量体系构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