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了解畲族文化精神,2024年8月,福州大学先进制造学院与海洋学院 “探寻畲族韵,领略文化魂”实践团队来到福州市罗源县开启了一场文化与自然的双重探索之旅。
八井村探秘,共话传承事
“探寻畲族韵,领略文化魂”实践队踏入了福州市罗源县风光旖旎的八井村,并对该村党支部书记——雷可寿同志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意义的访谈。此次探访,旨在亲身体验并深刻领悟畲族文化的独特韵味与深厚底蕴。
据雷书记介绍,八井村是一个传统的畲族村落,作为1953年国家开展畲族民族成分识别调查工作所确定的首批三个调查点之一,至今八井村仍有部分居民完整保留畲族人民的习惯。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八井村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藏,其中畲族医药更是璀璨夺目,已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彰显了其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与医学贡献。作为这一宝贵遗产的守护者与非遗传承人,雷可寿书记以满腔热忱,向实践队成员们细细道来畲族医药的悠久历史与独特魅力,从古老的药方到传承的技艺,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畲族人民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极大地拓宽了实践队成员们的文化视野,加深了他们对畲族医药这一民族瑰宝的认知与敬仰。
探访畲族文化,共筑民族篇章
在村长雷可寿的引导下,实践队首先走进了雷氏宗祠。这座承载着畲族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建筑。通过细致入微的图片展示、珍贵的实物展品以及详尽的文字解说,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了雷氏家族乃至整个畲族社会的变迁与发展,深入了解了畲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技艺以及民族风情,并体会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共同繁荣、相互依存的紧密联系,深刻领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
随后,实践队一行转至畲族技艺传承馆,这里汇聚了畲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手工艺。在匠人的巧手下,传统服饰的华丽色彩、银饰的精致工艺无不展现出畲族文化的独特韵味。队员们了解了畲族传统服饰、银饰等工艺品制作过程,对这些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品赞不绝口。
在畲族历史记忆馆,一段段生动的历史故事、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画面让队员们仿佛置身于畲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通过导游的详细讲解,队员们不仅了解了畲族的历史变迁、发展轨迹,还深入学习了畲族的族谱文化、祭祖仪式及传统礼仪,深刻感受到了畲族人民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豪与热爱,以及他们对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此外,实践队还有幸观赏了一场畲族传统歌舞表演。舞台上,畲族儿女身着节日盛装,以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歌声展现了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场视听盛宴不仅让队员们陶醉其中,更激发了他们对畲族文化的浓厚兴趣。演出结束后,队员们与演员们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共同探讨畲族歌舞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与理解。
畲族文化馆作为展示畲族文化的重要平台,在此次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为实践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更成为了连接各民族青年、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的桥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更多类似活动的开展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在广大青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在行动
实践队不仅深入体验了畲族医药文化,更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村长的引导下,实践队首先参观了八井畲医药康养体验中心,这里汇聚了畲族世代相传的医药智慧。展示馆内,队员们被各种奇特的药材和古老的制药工具深深吸引。村长详细介绍了畲药的种类、功效以及传统使用方法,让队员们对畲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畲药,作为畲族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疗效和丰富的种类,为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畲药种类繁多,涵盖了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多个领域。在畲族医药展示馆中,队员们见识了上百种药材,如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金银花,能够活血化瘀的红花,以及具有强身健体作用的人参等。这些药材不仅在治疗常见病痛方面有着显著效果,更在调理身体、预防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畲药的使用方法也颇具特色,既有煎煮内服,也有外敷、泡酒等多种方式。在村长的讲解下,队员们了解到,畲药的炮制过程同样讲究,需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治疗目的进行不同的处理。
通过介绍,队员们不仅对畲药的种类和功效有了初步的认识,更对畲族医药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表示,将把这次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带回学校,与更多的同学分享,共同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随后,实践队成员们来到了石榴籽同心直播间,这里不仅是畲族文化的展示窗口,也是当地农产品销售的重要平台。队员们在这里学习了直播带货的基本技巧,包括如何介绍产品、与观众互动等。通过实际操作,队员们逐渐掌握了直播的技巧,并开始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向外界介绍畲药。
在直播过程中,队员们不仅详细介绍了畲药的特点和功效,还与观众进行了积极的互动,解答了观众的疑问。直播结束后,实践队及时进行了复盘,总结经验教训,讨论如何更好地推广畲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畲药,实践队还向当地村民请教,学习了畲药的采集、炮制等传统技艺。村民们热情地分享了他们的经验,让队员们对畲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通过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队不仅增进了对畲族文化的了解,更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为八井村的畲药传播和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队员们表示,他们将继续学习畲药知识,将这一传统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
随着实践队的离去,八井村的畲药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队员们的行动,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上的帮助,更在精神文化层面上给予了支持。他们期待,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激发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共同推动乡村振兴,让畲药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谷仓画院,沉浸体验
实践队踏上了前往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竹里村的旅程。他们带着对民族文化的好奇与热爱,来到了谷仓画院,一个充满畲族文化气息的地方,开始了一段难忘的文化体验之旅。
竹里村,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以其独特的畲族文化而闻名。实践队成员们在这里不仅体验了畲族的茶艺、插花,更深入学习了畲语、畲歌和礼仪,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让队员们大开眼界。茶艺的静谧、插花的艺术,每一项活动都让队员们感受到了畲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是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传统的染色方法。在这里,队员们能够亲自上手体验扎染,感受其独特的手工扎结,染色形成痕迹美,自然过渡的色晕美,朴实无华,天然成趣。
在学习过程中,队员们还尝试了跳竹竿舞、练习畲家拳、打糍粑等传统活动。竹竿舞的节奏欢快,畲家拳的动作刚劲有力,打糍粑的过程则充满了乐趣和团队协作。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队员们的身体,更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到了畲族人民的生活智慧和精神风貌。
畲族的历史源远流长,队员们在谷仓画院的展览中了解到了畲族的起源、发展以及与汉族的交融。畲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勇敢,以及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体验过程中,队员们与当地畲族居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聆听了畲族老人讲述的民间故事,感受到了畲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这种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山水之行,久久为功
畲山水,以其独特的“畲山、畲水、畲寨”风光闻名,成为实践队深入了解畲族文化的理想之地。晨光初照,实践队成员被满山的次生林、红枫林以及潺潺溪流与飞瀑所吸引,仿佛步入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随着脚步的不断前移,畲族传统建筑在绿荫中若隐若现,民俗风情扑面而来,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亲身体验了畲族人民的智慧与艺术。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成员洞察到畲山水景区作为乡村旅游的璀璨明珠,其成功之处在于精妙地将壮丽自然风光与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相融合,从而激活地方经济,促进繁荣兴盛。实践队成员们深刻意识到,乡村振兴的蓝图远不止于农业的单维度发展,它是一场涉及农业、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相互交织、深度渗透的全面变革与升级。
(黎仲辉 陈智楠)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http://news.jxntv.cn/2024/0826/97413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