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备受关注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正式出炉。多项由我省单位主持完成或参与完成的项目成果榜上有名。
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记者注意到,此次我省获奖的“明星”,主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企业创新能力强、创新主体作用突出,大部分的创新成果分布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而作为基础性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和人才梯队蓄水池,福建的科研机构、高校仍在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输出新的动力。
(节选)
加快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底座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翻阅此次获奖名单,还有许多熟悉的企业上榜:宁德时代、紫金铜业、安捷利美维电子(厦门)……一个个我省经济增长领军企业的获奖项目成果,展示了企业在抓增量的同时,秉持解决社会刚需、实现产业化目标的逻辑,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高校、科研院所是基础性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和人才梯队蓄水池,在推动产业革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等单位主持完成的项目成果上榜,展现了我省高校院所加强基础研究、勇攀技术新高峰,同时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成果的快速转化与应用。
但也要清楚地看到,对于科研机构大院大所少的福建来说,科技创新缺高端人才的“蓄水池”、研发力量薄弱,可谓有些先天不足。弥补短板,突破瓶颈,近年来,我省加快提升创新平台能级,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省内高新区已共建84个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了7家省创新实验室,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的创新全链条,努力使创新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
从获奖项目看变化发展,加快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底座,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福建更有信心争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据悉,下一步,我省将大力推动重大科创平台提能造峰,推动科技创新平台重组提升,加强对科技创新全链条的支撑保障;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从制度上落实企业在科技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中的主体地位,有针对性地部署重大攻关任务,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节选)
福建日报: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406/26/content_377465.html
中国新闻网:http://www.fj.chinanews.com.cn/news/2024/2024-06-26/549818.html
福州新闻网:https://news.fznews.com.cn/dsxw/20240626/6YX422GB37.shtml
厦门网:https://news.xmnn.cn/fjxw/202406/t20240626_174429.html?ad_chec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