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媒体PG电子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PG电子 > 正文

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17日电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福州市教育局、闽江学院承办的“聚焦区域创新合作”学术活动15日下午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309会议室举行。来自省内外高校专家学者、师生代表等百余人出席活动。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刘修岩,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张祥建,福建江夏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朱四海研究员,福州大学教授黄志刚,江南大学校长助理、现挂职闽江学院党委常委、海上福州研究院院长张梁等五位专家作主题报告,交流了各自在区域创新合作方面的研究成果。

刘修岩教授从长三角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现状着手,结合长三角内部地区间生产与创新联系,作《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科创走廊建设研究》主题报告,进一步探索与把握产业间隐藏的技术联系,并指出,从人才、资本和制度多个方面创造多元融合的区域“技术知识蓄水池”“人才蓄水池”和“创新资本蓄水池”,有助于提高区域产业体系的整体创新水平与创新韧性。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在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成果、支撑引领、体制机制、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张祥建教授以《共建科创走廊提升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分析当前世界及我国科创大趋势,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科创大走廊发展的经验和模式,提出了福州科创大走廊的战略构想,通过提升创新能力,构建产业群落,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建立政府服务配套体系等措施提升新质生产力。

“建议在校内完善招生、培养、就业、校友终生服务的发展链与学校、院系、学科专业、现代产业学院的治理链,校外打通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纵向链与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横向链,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朱四海研究员作《新福建“两发展”与高等教育创新转型》主题报告,介绍了发展导向型高等教育及高等教育强省内涵要义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鉴于产教融合是培养专精特新产业人才的关键节点,黄志刚教授作《推进产教融合培养专精特新产业人才》主题报告,分析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五大工程,建议强化政府、教育、企业的共同社会责任及教师、学生、企业的契约精神,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完善产教融合政策,以服务专精特新产业发展。

结合福建海洋食品之渔业生产数据、食品加工、海洋生物医药、交通运输等具体案例,张梁教授在《科教融汇引领福建海洋食品产业发展》的主题报告中,回顾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及科教融汇对高等教育、地方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通过增进技术交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园区等,以科教融汇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助力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校企的深层合作与共赢发展。

本次学术活动主题为“深化科教融汇·赋能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闽江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傅高升指出,闽江学院始终坚持立足福州、扎根八闽,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不断加强有组织科研,在省内外专家学者的支持下,闽江学院要进一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切实服务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为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作出闽院贡献。本次学术活动也将进一步深化区域创新合作建设成果,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综合改革,提升科教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助力福建加快推动开放创新和协同发展。(完)

(节选)


中国新闻网:http://www.fj.chinanews.com.cn/news/2024/2024-04-17/546020.html

上一篇:【福州新闻网、东南网、海博TV】福州大学!全球一等奖!

下一篇:【光明网】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创新教育论坛暨第二届全国高校“我为乡村做设计”志愿服务创新案例推举活动在福州启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