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守望根脉·庄寨文化传承与发展论坛”在福州召开,市文物局、永泰县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哈佛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闽都文化研究会等高校及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代表就共同推进我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市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让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节选)
灯火照耀古今,让传统文化更好地活在当下
厦门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部主任、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郑振满:
永泰契约文书体现了农耕文明不灭的传承。永泰庄寨之所以能生生不息留存至今,就在于永泰先人重视文化教育,学成之后敢于走出深山、走向海外,这是永泰能够持续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机制。同时,永泰契约文书体现了鲜活的生态文明。契约文书中体现的永泰山林经营模式灵活多样,随着外部市场需求而变化。要让宗祠文化中体现的家国文化通过学术科研服务当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大众、走向世界。
福州大学“嘉锡学者”特聘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主任甘满堂:
村庙和祠堂是一种社区性、公共性的活动空间,村庙祠堂文化是乡土文化,是一种非制度化信仰,与民间社会联系密切,也是儒家文化在民间的体现形式。从明清时期开始,村庙祠堂就成为一个社区宗教崇拜、社区资源整合的重要纽带。可以通过加强村庙祠堂文化空间的组织建设与日常管理,使其作用到乡村和乡村文化发展之中。
(节选)
福州日报:https://mag.fznews.com.cn/fzrb/2024/20240227/20240227_005/20240227_005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