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媒体PG电子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PG电子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近日,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承办的以“新时代研究生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与时代新人培育”为主题的第三届上海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召开。

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全国50余所高校的研究生思政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及研究生教育工作者,聚焦大会主题共享改革经验、共话育人大计,助力推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还设置了两个平行论坛,主题分别为“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引领研究生成长”和“多维场域精准育人助力研究生成长”,共展开13场主题演讲,围绕导学思政、学科培养、实践育人、网络思政、心理育人、数字赋能等方面,交流经验做法,分享心得感悟,探讨思考体会,共谋研究生思政工作高质量创新发展。

把脉关键需求,精准分析研究生群体新特点

当前我国研究生规模越来越大,组成结构越来越复杂,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发展需求有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闫方洁,深入分析了当前研究生的“社会”属性更强、“自我”的塑造更主动、心理、情感、交往等方面的教育需求增多等群体特点,系统论述了当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几对关系,提出既要注重思想引领,又要尊重和关爱个体发展,有效发挥青年的主体性和自我教育的能动性。

聚焦关键内容,有效赋能研究生成长新素养。本次研讨会,聚焦新时代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关键内容,围绕党建引领、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心理育人方面的特色做法和有效经验,涵养研究生成长成才所必需的实践能力、综合素养、积极心理等必备特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陶倩作题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肩负新时代铸魂育人使命”的主旨报告。陶倩谈到,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堂,提升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当前研究生教育总体呈现扩招趋势,研究生党员占比较高,是学生党员的主体,研究生党建工作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核心龙头作用。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陈洁分享复旦大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研究生全面发展,构建思想引领、学术引路、发展引导三位一体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经验举措。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王东阳作“以德为先、‘五育并举’,构建研究生‘大思政’育人体系——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主题分享,他从“五育并举”的角度全方位呈现“大思政”育人体系,要构建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充分挖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政教育。

上海海关学院学工部副部长、心理中心主任任丽杰作“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策分析”主题分享,她结合自己的心理教育经验,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提出了相关对策:心理健康标准和救助指南、提高导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高研究生心理能力、多元评估研究生心理健康。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孙洪锋在主旨演讲“打造多元研究生培养载体,赋能研究生全面成长成才”中,剖析了新时代研究生培养的多元新模式,以全国研究生党建“双创”、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赛事、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契机,将思政教育融入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兼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紫威交流分享农大科技小院的实践育人模式,以及在创新思政育人载体形式、打造线上线下双向实践平台、构建全时全方位贯通的实践育人工作格局的探索实践。

福州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张红在其主旨演讲“福州大学‘四位一体’研究生实践育人体系探索”中,介绍了福州大学“四位一体”的研究生实践育人体系,分享了前辈精神的引领作用,讲述了学校竞赛文化、校地企联合办学模式等特色育人模式。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陈文婷在其主旨演讲“以行树人、以美育人——以博士生医疗服务团为引领强化医学生职业精神素养”中,以“爱国奋斗、服务人群”为主线,重点介绍博士医疗服务团及其“组织化、规范化、日常化”的“三化”工作体系。(节选)


全文见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s://cssn.cn/skgz/bwyc/202402/t20240218_5733184.shtml

上一篇:【福州日报、福州新闻网】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永泰 探讨庄寨文化传承与发展

下一篇:【福建日报】严复家训中的家国情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