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媒体PG电子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PG电子 > 正文

本报讯(记者 沐方婷)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大会上获悉,至2023年11月底,福州有效发明专利达2.9万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13年位居全省第一。我市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546件,知识产权创造“量”与“质”齐头并进,领跑优势明显。

近年来,福州市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明显。福州市知识产权指标入选2020年度中国营商环境全国标杆,并连续3年入选全省营商环境监测标杆;福州市于2022年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2023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节选)

唤醒:注重成果转化 专利变为真金白银

“氨-氢”燃料电池是什么?在福州工业路边的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氨燃料电池实验室内,一台台不同型号、规格的“氨-氢”燃料电池发电装置原型机让人眼前一亮,在这里,氨通过分解,生成氢氮混合气,混合气体可不经分离,直接进入燃料电池装置发电。

“倘若该设备成功实现推广应用,将为国内10%的通信基站和数据中心提供应急用电保证,预计每保供电一天,可节约燃料费用约6000万元,实现碳减排约4万吨。”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院长、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莉龙介绍。

“氨-氢”燃料电池是福州高校专利转化的一个缩影。智能医用临床机器人走上气管插管手术台、柔性高分辨X射线成像技术加速国产化步伐……13年来,福州大学始终稳居全市科研院校年度专利授权量榜首,如今,该校正大步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跨越、从“知产”到“资产”的转变,高精尖专利转化成果密集涌现。

“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其中发明专利审查更为严格、维持年限较长,相对于其他两种专利类型,转换起来的话,含金量也更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发展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2022年全省高校有效发明专利量前十强高校中,福州就有6家,这是福州持续领跑的独特优势所在。

面对高校里一度“沉睡”的专利,福州的“唤醒”动作不断。2023年,福州市开展专利转化专项计划项目,其中,高校科研院所输出专利是重点奖补范围之一。截至目前,奖补全市高校专利转换项目近1400万元,持续激发高校科研院所专利转化动力。

光有转化动力还不够,创新链供需两端的精准对接必不可少。凭借福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闽江学院副教授袁宗胜一项“沉睡”的发明专利,在一家企业获得成功应用,取得了46.66万元的经济效益。此外,他的其余8项专利也都找到了“婆家”,目前全部进入对接合作阶段。

“一方面,不少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利难以被发现、被应用;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难以获取所需的专利技术,供需双方沟通渠道不畅。”福州市知识产权发展保护中心副主任黄绍梁表示,福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就像一家超市,高校“上架”科技成果,企业来“选购”。

借助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为专利提供更多展示舞台、发挥专利转化第三方服务机构的专业优势,鼓励更多专利参与竞价拍卖……一项项举措呼唤更多高校专利早日走出象牙塔。

(节选)



全文见福州日报:https://mag.fznews.com.cn/fzrb/2024/20240131/20240131_008/20240131_008_1.htm

海峡网:http://m.hxnews.com/news/fj/fz/202401/31/2151675.shtml

福州新闻网:https://news.fznews.com.cn/fzxw/20240131/8199S85311.shtml

长乐新闻网:https://www.clnews.com.cn/html/11/20240131/65ba03fce43e0.shtml

上一篇:【闽都教育】探索福建乡村文脉!福州大学本硕博实践队在行动

下一篇:【新福建客户端】PG电子学子喜获全球第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