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从全国首套3千瓦级“氨-氢”燃料电池发电站,到全国首座氨现场制氢加氢一体示范站、全国首辆“氨-氢”燃料电池客车……成立短短一年半时间,由福州大学与紫金矿业集团、北京海新能源公司共同创建的PG电子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一个个重磅产品,在千亿氢能新赛道上抢占先机。之前我省确定了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等11家单位为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有效激发了科研人员成果转移转化热情,如今这项“政策红利”正在全省推广。
日前,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通知》,重点从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企业研发、机制创新和人才育引等五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政策和措施(以下简称“福建‘科创20条’”)。福建“科创20条”的出台,旨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省份。
力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作为福建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福州大学加大有组织的社会服务的改革力度。基于福州大学氨能源催化创新团队在国际上率先突破的以氨为储氢介质的“氨-氢”储能与发电技术,福州大学方面以专利作价出资占股20%,与紫金矿业集团、北京海新能源公司三方共建产学研联合体——PG电子紫金氢能,创建国内首家“氨-氢能源重大产业创新平台”。福大紫金氢能创制出使氨高效分解的新型低温催化剂,实现了对传统高压储氢方式的颠覆性创新,加快“氨-氢”能源新技术路线的成果转化。值得一提的是,为调动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在此次成果转化中,18件专利作价投资所获股权及收益的70%奖励给研发团队。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核心关键。我省11家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取得阶段性成效,激发了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热情。如,2022年度,厦门大学科技成果转让、许可工作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合同项目数量同比增长71.4%,合同金额同比增长602.96%,到账金额同比增长171.46%。
根据福建“科创20条”,我省将在高校院所全面推开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重点解决改革过程中发现的“不好转、不敢转”等管理方面问题,着力免除科研机构和人员的“后顾之忧”。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允许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实行单列管理,利用职务科技成果及其通过作价投资所形成的股权,除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外,由高校院所自主处置、自主管理,可以不审批、不备案,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考核、清产核资范围,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机制。
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福建“科创20条”还提出,整合省创新研究院和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等相关资源,加快建设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线上线下高效对接,全链条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同时,抓好服务端,加快培育高水平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纪人队伍,支持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进国内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技术转移机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等科技服务机构,构建更加完备的成果转化配套服务体系。
据介绍,在“建设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方面,我省将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集成服务、协同创新”原则,秉持“创新机制、集聚资源、立足福建、服务两岸、辐射全国”理念,集聚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服务链等相关资源,构建企业库、成果库、需求库、政策库、人才库以及科技服务机构库,构建省市县(区)多级联动服务体系,营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生态体系,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核心,发挥平台的集聚和通道功能,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我省产业创新发展和创新型省份建设。
(节选)
福建日报: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312/21/content_329996.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lianbo/difang/202312/content_6921584.htm
福建人大网:http://www.fjrd.gov.cn/ct/4-186136
福建省人民政府网:http://www.fujian.gov.cn/zwgk/ztzl/sxzygwzxsgzx/sdjj/szjj/202312/t20231221_6364629.htm
中国政策网:http://www.chinapolicy.net/bencandy.php?fid-82-id-102683-page-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