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年暑假,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组织开展“追寻领袖足迹 感悟思想伟力”全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设计全国线路、省内线路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主题社会实践。
据介绍,不同于以往“一支实践队所有队员来自同一所高校的同一专业”的模式,此次行走全国线路的队员,是来自省内7所高校、以思政课教师和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研习社学生为主体的50余名师生。
队员们从福建出发,途经浙江、上海、河北(正定),最终到达北京。14天的行程内容涵盖了现场教学、社会调研、专家授课、座谈研讨、朋辈交流、专题党课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形式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之间搭建了一条实践之路,让思政课更富活力、充满魅力。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开展红色实践育人是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的题中之义。课堂不再以传统的讲授为主要方式,师生共同追寻历史遗迹、探寻历史脉络,学生在真切感悟中体会理论和真理。当前,“行走的思政课”正在成为“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实践方式在各地火热展开。
我省的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让青年学子收获了怎样的成长?又让思政课教师们有了哪些领悟?近日,记者走进全国线路实践队,倾听师生们的心声。
实地调研,感悟真理力量
沿着清冽的小溪溯流而上,荷花山漂流欢笑满谷,农家乐、民宿游客盈门,原本慵懒的夏日被映衬得生机勃勃。
7月8日,当浙江安吉余村的这番美景展现在眼前时,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潘楚元被激发起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两山”理念名声在外,实际生活中的余村村民过得怎么样呢?真的富裕富足吗?
“我曾以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者间的关系是矛盾的,要发展肯定就会有污染。”潘楚元说,在校学习期间自己曾翻阅不少国内外关于“两山”理念的实践案例,也和专业课教师进行过数次探讨,但始终没能真正释惑。此次社会实践,他瞄准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情况,与另外3名同学、1名思政课教师组成一支调研小分队,探求绿色发展理念是怎样实现“富口袋”又“富脑袋”。
那几天,调研小分队进村访企,行走于绿水青山间,真真切切地看到昔日的矿坑变成咖啡馆、水泥厂变成创客空间后的景象;真真实实地感受到农家乐、白茶产业、乡村图书馆、电影院、时尚茶饮、在地特产、文创产品等产业结构的丰富多样。大家还了解到,2022年,余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30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64863元。
离开余村,小分队的调研继续前行。一行人以余村所见为例,向浙江省发改委的有关同志进一步提出三问:什么是共同富裕?浙江为什么能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都做了哪些事?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当前浙江省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诸多限制需要突破,如城乡收入差距与公共服务落差衍生出的农村老龄化、营商环境距离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尚有差距等问题。”对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队员们亦详细梳理并进行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就曾提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这是‘两山’理念在福建的最早孕育。从福建到浙江实地调研,才知伟大变革如此真实、如此震撼。”潘楚元说。
如潘楚元所在的调研小分队一样,14天里,全国线路实践队步履不停,一路追寻领袖足迹、感悟思想伟力、体验伟大变革,所见所闻皆有所悟。
在宁德霞浦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尹义干的现场教学中,霞浦县委党校里的一张张老相片、一件件旧物品、一份份翔实的文件史料化作鲜活深刻的故事,师生们在现场听得投入。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我知晓这其中蕴含的人民情怀,力重千钧。‘四下基层’,下的是基层,走的是民心,是心中常思百姓疾苦,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张凯玲说,“‘少年兮,志在四方’。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应当做到坐于学堂而非止于学堂,将书本知识和社会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在增强学术性的同时多一点‘泥土味’,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在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版本厅里,同学们在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前驻足良久。
华侨大学硕士生濮瑞恬说:“阅诵写讲《共产党宣言》不仅是学术研究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理论经典宣讲中的重要任务。我想成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更加认真研习经典原著,扎实打好理论基础,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讲透理论,并把实践思考融入到宣讲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火种。”
在河北正定塔元庄村,村里道路平坦、绿树成荫,高楼林立、游人如织,乡村振兴模式展览馆、智慧农场、健身广场……随处可见的现代化景象让福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郑宇翔震撼。
“乡村振兴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是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的成果。实践才是最好的老师,这段传奇故事里涌现的实干精神和务实作风激励我脚踏实地、奋勇拼搏。”郑宇翔感慨道。
归程路上,师生们的讨论和思索仍在持续。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黄雅彬在笔记本上这样追问自己:“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我回望着百年前的北京,红楼飞雪,多少英杰。在未名湖畔,燕园骄阳,一代青年,师生共论道,民族欲复兴、青年当何为?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我向往着未来的北京,中轴依旧,满城风景,都与城、舍与得、疏解与提升、一核与两翼,协同并进。我凝视着心中那座北京,红色星火,矢志不忘,‘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精神应传承发扬!”
……
让“有灵魂的行走”成为学习常态
“行走的思政课”受到师生们的高度认可,也从另一个角度向我省高校思政课程改革提出更高要求:如何让“有灵魂的行走”成为学习常态?
专家学者指出,开展思政实践类活动要围绕青年学子感兴趣的热点难点问题,将经济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作为“大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帮助青年学子了解国情、掌握规律、增长才干。“大思政课”要有大师资,要善用请进来的“他”力量,还要多利用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专题教育和实践教学,并用流畅简洁的语言、鲜活生动的方式进行表达。
而综观今年我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过程,省委教育工委从省级层面“一盘棋”部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每一个实践环节都有深意,每一条线路都亮点突出。
由厦门大学牵头,形成了一支成员囊括思政课教师、大学生研习社本硕博学生骨干、实践指导老师、学工队伍等在内的全国线路实践团队,跨学段组合、跨校际联合、跨区域实践,围绕“读经典著作、研创新理论、讲福建故事、做时代新人”,从福建出发,前往浙江、上海、河北(正定)、北京等地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并与沿线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师生对话交流,一路行进体悟、一路研习思想。
由全国重点马院——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指导全省88所高校以思想探源之路、星火燎原之路、滴水穿石之路、绿水青山之路、文化寻根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之路“七大主题线路”为重要脉络,自主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打造“一体多维”的社会实践新模式。
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示范开展社会实践,组织师生深入开展国情考察,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感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伟力。
回望我省举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初心,恰是对“大思政课善用之”的深刻思考与大胆创新。
“抓根铸魂,不是只在书本中,更要在身边和生活中。”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郑邦华说,“我们希望通过国情考察、社会观察、调查研究、学习体验等形式,引导青年大学生追寻领袖足迹、感悟思想伟力、体验伟大变革,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青年学生成长之路。”
今年7月,就在“追寻领袖足迹 感悟思想伟力”全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举行期间,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等十部门制定《福建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将建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资源“大平台”、建好育人“大师资”、构建工作“大格局”等五条主要措施,健全完善“大思政课”育人体系。
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今年起,我省高校将增加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建立完善实践教学工作体系,将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理论社团等纳入教学工作量,同时严格落实本科2个学分、专科1个学分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要求。有条件的高校还将聘请思政课退休教师担任教学督导员、青年教师的成长导师,并开设专门的实践教学课。中小学校将安排一定比例的课时用于学生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各地教育部门也将积极建设“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打造“爱国主义”研学实践线路,精心打造“行走的课堂”。(节选)
福建日报: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308/22/content_299341.html
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fujian.gov.cn/xwdt/mszx/202308/t20230822_6232915.htm
东南网:http://fjnews.fjsen.com/2023-08/22/content_313922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