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6·18”以来,福建省教育厅积极组织高校落实“6·18”“五天盛会、全年对接”精神,充分利用高校人才和技术、实验设施等科技资源优势,面向我省三大支柱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型产业等区域发展重大技术需求,结合扶贫开发和水土保持、深入县乡、厂矿企业、农村农户,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项目成果对接等产学研,取得很好成效。教育厅还积极促成了教育部“蓝火计划”落户漳州、龙岩、福州、泉州等市。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省高校接受企事业单位委托的课题经费(横向科研经费)达3.55亿,比2010年增加7500多万。去年“6·18”以来,全省高校共开展重大产学研对接活动121场,签约项目1116个,参与活动的专家达6000多人次,投资金额超过300亿元。这些活动极大地提升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校企合作,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夏宁邵教授及其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首个基因工程戊肝疫苗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品种,其中,2009年自主研制的戊肝疫苗是我国第一个高度原创性的基因工程病毒疫苗,是我国罕见的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高度垄断性的源头创新性生物药物,项目已获2009年度厦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心与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三种戊肝病毒诊断试剂盒,目前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和国际化,产品在国内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其中急性感染诊断试剂盒IgM超过80%),近3年来国外销售增长趋势明显。
传统的航标维护是一项劳动密集型工作,维护效率低,无法满足航运大发展的需要。由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吴允平开发的航标灯遥测遥控系统是“数字航道”的关键组成部分。系统克服了传统维护方法的不足,实现“故障巡标”,减小了航标损失率,缩短航标故障的恢复时间,提高了航标完好率和维护效率。自2005年以来,项目成果已推广运用到湖北、上海等多个省市,已实现产值达4500万元,对于更好的保护航道及航道设施、保障交通安全乃至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尤其值得欣喜的是,随着合作的深入,目前不少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已经实现了从“点对点”向“点对面”的转化,从与单个企业进行单个项目的合作,转变为与产业龙头企业和行业主管单位全面合作,单个项目合作转变为集群项目系统合作,在特定行业内合作的成功率和总量快速提高。
2009年“6·18”期间,“海西工业技术研究院通信工程中心”共建协议签约,由厦门大学负责组建面向我省广大中小通信产业企业的公共研发平台,将厦大在通信领域的研究成果辐射给产业企业,同时帮助产业企业解决急需的关键技术,以支撑我省通信产业的发展。
经过3年的努力,该中心已经吸引了包括全球IT500强企业台湾台达电子在内的多家企业入驻,并建立了企业创新实验室。厦大也依托这个平台,将所承担的2007、2009、2010这三届的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产业化,先后将数字直放站、数字电视激励器、北斗手持终端等产品的核心技术辐射给产业企业,形成数亿元的新增产值,有效带动了福建微波通信产业企业从模拟走向数字化时代,实现了产业的升级。
通信中心也在同产业企业的合作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主持承担了2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和2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跟研项目,研发实力和服务产业能力日益加强。
越来越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始在高校和单位间建立起来。利用高校在人才、技术、项目、仪器设备和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企业在项目成果产业化方面的优势,双方协同创新、优势互补,共同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校地合作,
勇担社会服务职能
今年是“基层组织建设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扶贫开发与水土保持工作,我省高校充分发挥拥有大量科研资源和科技人员的优势,积极开展“下基层”活动,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智力和科技支持。
2、3月间,省教育厅先后三次组织一百多名专家前往经济欠发达的光泽、政和两县进行现场考察,开展专家咨询活动。此次活动主要针对两县经济发展较为急需的几个方面技术问题,如水土流失治理、低产油茶林改造提升和油茶精深加工、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应用技术、毛竹精深加工等问题展开,专家们克服路途劳累,一下车就直奔企业、养殖场、农场、农户家中,进行现场考察。通过调研和接触交流,高校专家与当地企业、县直有关部门达成多项技术合作初步意向,教育厅正在探索建立一个稳定的、可持续的智力和科技支持长效机制。
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和办学目标,已是福建高校的共识。
早在2007年,厦门理工学院就在在厦高校中率先启动实施《服务海西(厦门)发展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中提出,要突出厦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拟规划建设10个科技创新平台,实施十大科技创新及社会服务项目,重点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制定《行动计划》,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办学定位,增强了服务地方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5月,福州大学与福州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科技合作服务、人才储备培养、共建大学科技园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这一校地合作模式,如今已经在全省9地市相继开花结果并开始向县级市延伸,成为福州大学技术转移体系的一部分。近几年来,学校还根据各地市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需求,选派了近30位科技人才,以专家服务团的形式,赴八闽大地进行挂职锻炼和科技服务。
创新模式,
对接活动“永不落幕”
近年来,为调动和激发高校开展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支持高校与政企开展合作,进一步推动海西经济社会的发展,我省高校积极探索管理方法,创新合作模式,“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双向推介,在“三天盛会”之外,实现了“常年对接”。
2010年6月,福建农林大学与中兴大学等台湾高校和企业共同创建了海峡创业育成中心。中心成立两年来,充分发挥农学科专业优势和研发平台、人才集聚优势,整合全校54个省部级科技平台,聘任包括中科院院士谢联辉、国家甘蔗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如凯教授、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教授在内的100多名两岸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为辅导专家,为入驻企业提供创新研发平台、多学科的人才团队和信息服务。
如今,海峡创业育成中心已经成为福建农林大学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窗口,学校借此引导鼓励专家学者带领学生更多地走出实验室,到企业去,到农村去,关注企业产销,关注“三农”发展。目前,中心共入驻企业34家,其中2012年新增入驻企业7家。
为调动广大科研工作者从事科技服务社会的积极性,PG电子规定,已取得副教授及相应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教师,不以发表论文作为硬性条件,只要在最近的三年时间里,作为项目第一责任人,到校的横向科技经费达50万元(含)以上,并在成果转化的头三年时间中,使用成果的单位取得实际经济效益累计达到200万元(含)以上,即可成为校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岗位,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往将横向开发作为“副业”的问题。
华侨大学则采用订单式培养、工程硕士、在职研究生、为企业开设业余专业培训班等形式,帮助企业培养急需的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利用学校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应用经济学等三个博士后工作站,引导学校更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进入企业一线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此外,学校还通过就业实习和生产实践等活动,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对口、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为企业输送更多优秀员工。
一位负责“6·18”高校参展工作的工作人员感慨,从原来政府、学校强制推动,到现在老师们自觉、主动寻求项目,工作是越来越好做。经过9届“6·18”的潜移默化,高校科研人员“埋头论文”的局面早已改变,服务地方发展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他们展示科研成果的舞台正越搭越大。
网址: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2-06/18/content_3348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