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校园观察

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观察 > 正文

继性格测试“i人”“e人”风靡全网后,标榜“淡人”“浓人”俨然又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新趋势,似乎年轻群体在探索挖掘人设的道路上永无止境。在确认是“淡人”“随遇而安”或是“浓人”“充满激情”的风潮中,部分网友疑问,为什么i人e人、p人j人、淡人浓人等人设层出不穷?为什么年轻人对“人设”挖掘乐此不疲?

笔者认为,个体情感表达诉求是“人设”挖掘火爆的内驱力。“精神淡淡、爱好淡淡、感情淡淡、生活淡淡”是“淡人”特性的具象化表达。在此基础上,“淡人”进一步对于自身“人设”成因进行探索。他们所展现出的“老僧入定的淡泊感”和“随遇而安的松弛感”背后,既有可能是天生“情绪低敏感”“不会表达”的特质,亦可能是后天对“现实”竞争激烈、冲突普遍形成的“防御机制”。

无论是出于“主动淡化”的选择,亦或是“被迫习惯”的无奈,这些对“人设”形成过程及其对应表现的深入挖掘都在极大程度上彰显了年轻群体探索自我、表达自我的诉求,并推动“人设”话题不断衍生新的概念。

广东药科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蔡宝鸿表示,“‘人设’,包含了‘人为设定’的意思。‘人设’既是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也是为了获得社会的认同和接纳。”笔者也认为,“人设”的风靡不仅仅是个人表达,还与年轻群体寻求社会认同息息相关。在互联网信息化平台提供的交流环境之下,年轻群体对人设标签进行“生活化”讨论,寻求共鸣和“抱团”,无论是“MBTI 适配度”“浓人淡人恋爱观”等延伸话题,都在社交平台进一步提高了“人设”话题的热度。通过测试,属于同一种人设的网友在心理感受、行为特点上求同存异,在话题讨论中吸引更多的“同类”认同,使人设话题长久“火热”。

反观”人设”话题讨论的火热,年轻群体热衷于制造“人设”的背后,何尝不是“确定性”的缺失。“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汇聚的洪流在极大程度上冲击新生代内心的秩序感。他们缺乏对自身行为的充分认知,需要通过标签化、分类化来理解、表达自己,确认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不断从外部客体中获得“确定性”。

笔者并不反对这样的讨论,无论淡人浓人也好,MBTI也罢,各种形式的“人设”其实都是年轻人通向自我认知、展开社交、获得认同的途径。笔者所担心的,是年轻人用“人设”的框架性限制了自我的发展,为了追求“人设”的“合理性”而丢失了真实的自己。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形形色色的“人设”里更不会有一劳永逸的终极解答。事实上,看似花哨的“人设”中,最大的陷阱恰恰在于其是模式化的、简化的模型,不能完全捕捉到人性的自由、丰富与变化。

事实上,人设提供的,仅仅是一个启发性的框架,而不是对个人特质的绝对描述。打个比方,一个人,可能是“淡淡的浓”或是“浓浓的淡”,也可能是“半 i 半 e”。种种“人设”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思考的起点,但不应被视为绝对的标准或约束。若将契合自己的“人设”看作一成不变的自我,忽略个人动态发展,“人设”必然会成为我们突破与改变的一道审问——“这不是淡人会有的表现”“这很不i人”……诸如此类的评价可能会消磨个体尝试改变的勇气。它可以作为我们形容现处状态、探索自我的工具,但不应该成为固定范式阻碍成长和发展。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恰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年轻群体可以利用“人设”,以“对号入座”的方式将自身心理、行为合理化,以此建立起本体安全感,也应该有抽离人设、审视自己的勇气。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向内审视的人才清醒。”我们应该通过多维度思考深入探索自我,在已知中搭建未知的高塔,随着自我认知的跨越,探寻更多变化和可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稳定精神内核。(823-3)

上一篇:【副刊】龙灯

下一篇:【副刊】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