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小区被封了。”3月18日,一位豆瓣网友模仿卡夫卡经典作品《变形记》开头的动态被讨论出圈。短短几天内,在豆瓣网友@K所发布的原豆瓣状态下,已有1501条回应,2703人点赞,3712个转发。网友纷纷以疫情为背景改编经典文学片段或台词名句,掀起了一波“疫情文学”创作风潮。
不同于传统文学,这场风行一时的“疫情文学”是一种“新型解码文学”,即创作者在防疫背景下重新理解经典文学,对其加工、转化、再传播的一种创作形式。它以名人的金句名言为基础,融入疫情特有元素,并凭借诙谐性和轻松性,一举夺人眼球。
那么,“疫情文学”出现的背后是什么?我们又应如何看待这场热潮呢?
笔者认为,“疫情文学”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当今疫情肆虐,人民配合国家积极推进防疫工作的实施,从中汲取了广泛的创作素材,如“咽拭子”、“封小区”等创作词汇均体现了疫情元素。
同时,据光明日报、微信读书“阅读大数据报告”项目团队等合作刊登于大众日报中的《2020年阅读大数据报告》显示,疫情暴发期间,京东图书成交额同年同期实现两位数增长,微信读书用户相比疫情前同期提升16%,表明疫情亦给予了网友更多闲暇时间了解和通读文学作品。除此之外,“疫情文学”的出现亦赖于优秀传统文学作品提供的基础和“豆瓣”、“微博”等网络平台的发展。
“疫情文学”火热的背后除了这些支持,也隐含着防疫背景下广大人民的情感诉求。正如1929年美国繁荣的电影事业:正处经济大危机,人民对美国的未来充满了迷茫和焦虑,而电影为人民提供了精神寄托。处于疫情下的我们,积极配合防疫工作的同时亦存在精神需求。
在新浪网人民资讯发表的《那些用文学观照疫情的年轻人》中,作者对参与@K下方互动的一众网友进行了采访,受访者包括北京研二学生、上海公务员和江西广告人等,结论证明许多网友表示“疫情文学缓解了自己的焦虑和孤独”。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疫情文学”是积极乐观心态的一种体现,也是大众对精神文化的一种需求。
“疫情文学”幽默中不失正能量,给生活带来了浪漫,但也有人认为这种套用名句玩梗的行为会消除名句的严肃性。诚然,“疫情文学”带有一定的诙谐色彩。但究其本质,“疫情文学”也只是特定时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大众当下审美和情感需要的一种文化产物,同“高段位”的经典传统文学相比,其生命力具有短暂性,不具有长期与之相抗衡的持续性和永恒性,长远上并不会严重威胁到经典文学作品的严肃性。
一些平台发布“疫情文学”作品时,也会附加原文,不失对名句的尊重和敬畏。前期涌现的“发疯文学”、“废话文学”亦证明:后现代“玩梗文学”只是适合当下,而传统名句仍具有严肃性。因而是否消除名句的严肃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行为,我们不必过于苛责“疫情文学”。
“疫情文学”的意义不止是娱乐。它借助文字的力量传播了正能量,提供了记录历史的形式,是对传统经典文学的一种代言,亦是大众与疫情抗争到底的一种表现。“疫情文学”的火热还在继续燃烧,广大创作者和围观者如何把握好度,方为当下最重要的。如何对经典名句持敬畏、尊重的态度,划清改写与歪曲、表达和亵渎的界限,仍旧值得我们深思。
(8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