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交谈时,句尾必加“啦”“滴”“嘞”;请人帮忙先发“打扰”“麻烦了”;微信对话框输入完整的语句后,默默加上“波浪线”的小尾巴……这种被称为“文字讨好症”的谨小慎微的谈话风格日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对聊天词汇更加斟酌的同时,我们不禁思考,为何要如此斟酌?这样的斟酌是否合理?
这种小心翼翼最原始的出发点无非出于对聊天者的尊重,让对方感到更“舒适”。由于现代年轻人的交流多集中于网络社交软件,在其中我们无法直观地感知彼此的情绪,只能通过零星的语气词来判断:简单的“哦”“嗯”显得冷漠、直白的“好的”显得官方……为了避免产生误会,我们用生动活泼的语气词来展示自己的情绪,谦卑的礼貌用语来表达尊重,可爱的表情符号来传递友爱。从这一方面来看,“文字讨好症”巧妙地克服了一些沟通障碍,促进了友好的交流。
但同时,“文字讨好症”也在潜移默化地成为我们的桎梏。据全媒派发起的小型调研结果显示,在提到对于“文字讨好”行为的感受时,有60.56%的人认为会感到被尊重,有26.29%的人表示无感且无所谓,也有13.15%的人感到不自在。在大多数人感到被尊重时,仍有人感到无所适从,这或许来自于固定聊天形式的束缚。人是拥有喜怒哀乐的,一味地用矫揉造作的语言来刻意表达活泼友善,不免让人觉得“端着”甚至虚伪,这实是一种交流的失真、心灵的负累。即使尊重被表达到位了,但彼此却被隔阂了。
与其过分地“咬文嚼字”,不如敞开心门,真诚待人。儿时的我们往往“童言无忌”,用直白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自然地释放天性,这是一种真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在交流中的顾虑越来越多。讲究言辞是一种成长,但过分追求词汇礼仪则流于表面。“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聊天应该是灵魂的对话,而非辞藻的堆砌。抛弃“文字讨好”中对语言的戒备,以诚待人,才能得到同样真诚的回响。
“文字讨好症”是否合理,取决于言说者本身。言说者若是觉得这样的表达方式合乎内心,“文字讨好症”则不必是“症”,而是纯粹的言说者性格特征的体现,是自然而健康的;若是觉得不自在、受束缚,甚至是虚与委蛇,便不必拘束,用最质朴简单的语言表达内心所想。强行用语言来束缚自己的性格,才是病态的。毕竟,语言只是一种工具,真诚才是交流的内核。(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