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将独具本校特色的卢嘉锡事迹与化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结合起来。 蓝苗 摄
在专业课堂上,有两个极端现象需要引起注意,一是只讲批判思维,不讲立场,不下结论,所谓“只思不政”;另外一个极端是,“只政不思”,认为课程思政就是在专业课堂上灌输意识形态。
近日,2020新时代高校化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在福州大学召开。本次会议是今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后,化学专业首次举行的全国规模的课程思政研讨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化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难点与困惑、解决路径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与交流。
课时不够,如何解决
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胡涛教授指出,课程思政的建设方案下来之后,不少老师反映“课都讲不完,怎么讲思政啊”这样的疑问,并不是个案,是不少高校理工科老师,尤其是核心专业课老师条件反射式提出的问题。
但是任务压下来,怎么解决呢?于是就出现了两课之间放红歌、上课前看几段时政新闻的桥段,这样的“救场”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的理工课堂上不是个例。
那么“课程思政”到底要做什么?怎么做?是新任务吗?研讨会上,来自上海大学的叶志明教授,用钱伟长老校长的例子很好地解答了这个问题。早在1951年,钱伟长在其出版的《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考》一书中,写作的第一篇文章便是《物理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结合》,并多次指出:“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
“因此课程思政标签是新的,但其内涵要求却是为人师者的根本——育人。”叶志明教授指出。高校的专业课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自觉主动承担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课程思政的建设应该通过内化于知识、外化于教学的形式,用教师的人格和知识魅力感染学生。
课时不够,如何解决?叶志明教授指出,对于教师来说,育人无处不在。课程思政并不是要在讲圆周率的时候扯上人生观、价值观,而是作为关键主体之一的老师要坚持无处不在、无时不育人的理念。
勿忘育人初心,是课程思政的根本,老师要留心课程育人的各种机会。例如,迟到早退等课堂教学细节如何规范和实施,教学板书书写等,都是育人的良好时机。
叶志明教授举了一个案例:学生对考试成绩不及格提出申诉,在检查全部教学过程后发现问题,学生没有及时交作业,更没有发到指定的邮箱。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课程思政的教育案例,对于学生不守信、不诚实的行为,任课老师有责任深入教育,诚实守信的种子也许这样就在学生心中扎下根来了。
案例要不要用,怎么用
相比于年轻教师面对“课程思政”的手忙脚乱,一些年纪较长的老师,尤其是学科的领军型专家学者,应对该议题就显得得心应手了。大连大学校长孟长功教授指出,年轻的教师大多数都是年轻的博士或博士后,他们在专业知识上拥有一定的能力,但是对于如何育人,做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却显得无从下手。目前各高校简单的岗前培训,显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
对于这样的反差,研讨会上来自福州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的老师们都提议建案例库。
案例是各高校在课程思政任务中最常用、最普遍的解决方案,但是用什么案例、怎么用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需要提醒的是,现代大学生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对于资讯的获取和案例的理解都有自己的思考。而与之相对应的是,部分老师课堂上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地讲案例、读传记,甚至把时政新闻搬出来救场,在案例的选取上,只讲好的,不讲差的,或者好的案例讲中国的,差的就选国外的,形成了课程思政“贴标签”“两张皮”的现象。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案例可以用,但是不仅要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更要与专业培养、学科思维方式有机结合。山东大学张树永教授强调,要把握“适时、适当、适量”的原则,这是课程思政的“高阶”要求。
案例库肯定要建,怎么建?研讨会上,专家学者提出要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找准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的“点”,凝练成“珍珠”,将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的思想教育紧密结合,使案例运用达到“如盐入味,润物无声”的效果。与此同时,建议各学科教指委建立一定的共享机制。
也有学者指出,案例库的建设,要与本地的历史、地理、人文特色等相结合,让学生更能听得懂、思得明,形成门门课程有思政,门门思政有特色。来自福州大学的袁耀峰教授以嘉锡精神与化学类课程思政建设为案例,分享了如何将独具本校特色的卢嘉锡先生先进事迹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思政突破点何在
课程思政开展以来,在专业课堂上,有两个极端现象需要引起注意,一是只讲批判思维,不讲立场,不下结论,所谓“只思不政”,更有老师调侃,“只能通过确认眼神的方式来确认效果”。与之相反的另外一个极端是,“只政不思”,认为课程思政就是在专业课堂上灌输意识形态。
如何“思”,怎么“政”?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 对于“思”与“政”的关系,要辩证地去看待,既要学会思考,又要讲政治,讲立场,二者要有机结合,不可只顾一方,丢了另一方。
来自山东大学的李赛强教授,认为,“课程思政”应该翻译成:Values Education through Curriculum,是一种价值观的引导。作为社会主义高校,我们始终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不仅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更要侧重价值观的塑造与引领。
今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在高校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价值塑造是第一要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研讨会上,来自上海大学的叶志明教授指出,“课程思政”看似在课程,本质在教课程学课程的人,关键在教师,即关键在人。同样一门课程,教师不同则课程教学效果就会不同。“课程思政”成效,关键也在人,即关键在学生。把教的创造性留给老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爱生自能受生爱,师人方得为人师。
三天的研讨会,除了会场的160多名来自全国高校的专家学者,还有6500多人通过线上形式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直面课程思政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和交流。当然,“课程思政”建设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不是一个研讨会能开出所有的良方,如何建设,怎样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结合起来,需要回到课堂,需要教育者,也需要管理者的一起努力。
中国教育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0-12/14/content_588140.htm?div=-1
本文刊载于2020年12月14日第五版、福州大学校报795期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