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PG电子人物

您的位置: 首页 > PG电子人物 > 正文

白丽英博士,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教授,宝钢优秀教师,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闽江科学传播学者,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督导师(D-21-069),福州大学教学督导。2013-2014美国Delaware大学公派访问学者,2017美国Oklahoma大学访问学者。SIOP国际会员,中国心理学会经济心理学专委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管理心理学专委会委员,福建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管理心理学专委会主任,福建省普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在福州大学人文社科领域,她深耕学术、挖井取水;教书育人、桃李芬芳;服务社会、率先垂范,是新时代福州大学“三种精神”的践行者和发扬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有乐好之意,则自进不已。二十多年来,白丽英教授始终以享受工作的态度,积极投身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和而不同”视角下跨文化经历对普遍信任的影响研究》(21BSH096)、《中美企业家(创业型人才)科学家(创新型人才)个人特质对照研究》(15BSH088)、《大型高科技企业创新人才素质模型和激励机制研究》(12R0056)、《海归人才心理资本模型构建和高效引进策略研究》(2008R0045)等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在SCI、SSCI刊物和中文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会议论文20多篇,学术专著5部,为《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Current Psychology》、《Asian Business and Management》、《心理学报》等学术期刊审稿专家。科研成果曾获得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和福建省心理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近年来,研究关注各类人才素质模型、跨文化经历对个人成长和普遍信任的影响,以及人格中的敏感性维度,在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积极心理学领域颇有建树,成果斐然。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格完善同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成人”

比起“学者”身份,白丽英教授更珍视自己的“教师”角色,深耕心理领域,厚植育人土壤。作为福州大学教学督导,她对年轻教师常说的一句话是:“作为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要对得起台下期待的目光”。

二十多年来,先后承担了《高级心理测量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十几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于学堂在线平台上的《研究生素养课:积极心理与情绪智慧》中,她不仅介绍了西方心理学,也充分结合了课程思政内容,还融入了国学、古文、唐宋文学的元素,以期让学生在文化享受的过程中学到相关心理学的知识,更好地完成素养的提升,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人事测评与人员甄选》课程,获批福建省一流课程建设项目。承担多项教改课题,还参与了国家一流线上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工作。

因材施教,善启心灵,每周拿出3-6小时用心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组会,鼓励并带领学生们申请SRTP,参与学术会议,及时发现问题并鼓励每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导师组本科生第一作者发表SSCI一区科研论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生们如是说:”每次上完课就像给心理做了一次按摩,每节课都有一个点能够直击我的内心”。她轨物范世,躬先表率,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她用行动践行了这一理念,既是学生学术上的领路人,也是生活中的知心人。她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是做人、生活的道理,满足了学生心目中对大学美好课堂的期待,满足了学生心目中对好老师的期待。曾获“福州大学教学名师”、“福州大学十佳女教职工”、“厦航奖教金”、“阳光奖教金”、“曾亦容奖教金”、教学优秀一等奖、“最佳一节课”一等奖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白丽英教授立德树人,服务社会。师者,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泽施桃李。她曾为MBA、EDP、政府、司法、银行、税务、电力、医疗、航空、地产、通信以及制造业等行业以及多家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主题涉及情绪压力管理和情商提升计划、EAP员工帮助计划、心理学方法在识人用人中的应用、中高层职业发展规划、人才测评(招聘甄选)、个性差异与团队沟通、管理者心理资本开发和提升、婚姻和亲子关系中的沟通问题等。

作为党龄将近30年的中共党员,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树人。在福州大学,她以实际行动践行“三种精神”,充分发挥了党员教师模范带头引领作用,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投身到教育事业中。

疫情期间她参与了教育部华中心理援助热线和福州大学抗疫心理援助热线工作,以及教育部华东心理援助热线的督导工作,提供志愿服务有效时间200多小时;作为闽江科学传播学者,为福建省科协提供特约撰稿多篇,系列心理学科普讲座;参与教育部华中公益心理平台开展的面向全国的公益讲座。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她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带给学生以知识,更带给学生以幸福,是学生希望成为的那个人。

上一篇:【“三种精神”践行者】程树英:精研不倦 躬行求真

下一篇:【“三种精神”践行者】衷水平:敢打硬仗的校企双聘科学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