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给自己下太多的目标。就像做实验一样,我们想要一个结果,也许能做到,也许做不到。我从不说一定能怎样,没有一定,只有尽我所能。”刚刚过三十岁的李福山,已经是福建省“闽江学者计划”的特聘教授,在福州大学场致发射显示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从事科学研究;但说起自己的工作,心态还是像一名在实验室里专心做实验的学生,平和而简单。
李福山是个“老PG电子”了。从福大出发找寻自己的“谋生之路”,再回到福大开创事业,缘分有时就是如此奇妙。1995年,李福山考入福州大学机械系金相专业。这个高考成绩优异可英语竟不及格的考生令当时机械系的陈和巢副书记印象深刻。险些无缘PG电子的李福山,最终还是被破格录取。但这一波折也警醒了他,李福山开始认认真真地学习英语。大二时参加英语四级考试,他取得了87分的好成绩。在四级证书上,漂漂亮亮地印上了“优秀”。很多年后,陈和巢老师还会和后来的学生说起这件事。在老书记的眼里,李福山就是把劣势转化为优势的最好例证。
95级金相专业是个学习风气浓厚的班集体,自从进入这个集体,李福山从不怠慢自己的学业。1999年本科毕业,他以优秀的课业成绩获得了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继续留在了母校学习。两年半单纯而快乐的读研生活将要结束时,在面对是找工作还是继续读博的问题上,当时还“比较懵懂”的李福山着实考虑了一阵子。父母亲认为,读这么多书够了,可以工作了。可李福山却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他说,当时有种直觉,将来也许有一天他会需要个博士学位。就是这么个“懵懂”的念头,李福山选择考博。非但要考,还要考最好的。李福山结合自己在读研时参与过的光限幅方面的研究,报考了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北京大学龚旗煌教授的博士。
进入北大学习后,那种梦想实现的兴奋感没能持续多久,很快就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取代。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对于一名博士研究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科研水平有着高标准的要求。专注和踏实在物理学院早已形成一种风气。“那里没有人在‘打酱油’,大家都在踏踏实实地看文献、做实验,人到了那样的环境里就会想做事情。”“想做事情”的李福山还是遇到了自己的障碍。尽管在PG电子学习时他的成绩一直很优秀;可进入到北大这样一个更高的平台,李福山还是感觉到自己的专业基础与导师的要求有着明显的差距。想要弥补差距,除了刻苦学习,别无他途。在北大读博的三年,李福山直言“很辛苦”,但也很有收获。导师定期召集同学们“开小会”,了解大家在学习上的进展,与大家一起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和困难。在这样的“小会”上,任何想要蒙混过关的企图都会落空,导师的督促、同学的进步都是一种无形的鞭策,推动着置身其中的李福山不断向前。谈起这段在北大的学习经历,李福山笑着拨了拨自己的头发:“那三年里,头发都读白了好多。”但正是这种艰苦的训练让李福山开始真正知道所谓“科研”应当怎样去做。2005年,李福山以“北京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的称号,光荣毕业。
北大毕业后,为了进一步学习、研究,开阔眼界,李福山选择到韩国汉阳大学做访问研究。此时,科研对他来说,是一条“已经走上了就回不了头”的路,很辛苦却又“放不下”。到了汉阳大学,韩国的合作教授对他说:“我们会给你绝对的学术自由,你来这里想做什么,和谁一起做,怎么做,都由你自己定,只要能尽量多出成果就行。”如此“绝对的自由”对于一名刚刚从顺利毕业这一“桎梏”中解脱出来的博士来说,是不曾享受过的,李福山一开始并不相信。然而,教授说到做到,给了他非常自由的学术空间。李福山,就像是鱼儿被放回了大海,循着不断迸发的灵感任意驰骋。他将自身的研究所长与汉阳大学的科研基础、设备条件相结合,为自己确定研究方向,选择研究方法,科研成果的产出简直可以用“爆发”来形容。在韩国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李福山在Appl. Phys. Lett.,Nanotechnology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篇(SCI 收录),国际会议论文12篇,并获得国际专利5项,韩国专利10项。
李福山说:“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先紧后松。“紧”的时候在北大,它给了我很必要的基础训练;“松”的时候在韩国,这让我有了许多创新的想法。”在汉阳大学访问研究的两年多,是李福山学术道路上的又一个开始,他开始感受到了科研的快乐。
“很多时候,是外界给予你压力,让你去做一件事。开始的时候会有挣扎,后来也慢慢习惯,某一天发现,它还是有点意思的,那么接下来再做这件事感觉就好很多。现在的我就觉得做学术科研还是很有意思的,这就是我应该要走的路。”
离开韩国汉阳大学,李福山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近一年的访问研究。离开故乡七年,心中还是难舍思乡的情结,李福山终于回国开创自己的科研事业。李福山一开始就想好了要回福建。此时,郭太良教授挂帅的福州大学场致发射显示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出色的科研平台吸引了他。用李福山的话说,“想做些事,总要有武器嘛”。于是在2009年10月,李福山回到了PG电子。曾经的母校而今是他开拓事业的疆场。
在场致发射显示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李福山除了做科研还要负责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硕士研究生中,有不少都是“85后”。李福山这位“70末”的老师虽然比学生们长不了几岁,但还是感觉到学生们在观念上和自己有很多不同。面对科研的辛苦,学生们会畏惧,会迷茫,还是想让现在的生活更多一些轻松和愉快。李福山一方面在学生进来之前就给他们打“预防针”,说好了“来我这里会比较辛苦”;另一方面,晓之以理,“诱之以利”,想着各种办法鼓励学生们写论文。他不会严厉地给学生们下任务,却会在一旁紧紧盯着学生们的学习。他不管同学们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但每两个星期就要同学们把学习的近况谈一谈,“大家一起分享”。对于手上带的这第一批学生,从如何做实验到如何分析数据、如何组织数据、如何写论文,李福山几乎是“手把手”地教着。修改学生的论文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李福山说:“这是我带的第一批学生,一定要由我自己来训练,把我的东西教给他们。将来他们成熟了,就能更好地传帮带。”李福山心里清楚,他是在悄悄的“逼”着学生们。学生们会有挣扎,但也会慢慢习惯,渐渐地会有提高。让李福山欣慰的是,同学们都比较肯干。“不管基础怎样,重要的是态度。只要肯花时间去做,终究会有收获。”这是李福山给学生们的寄语。
后记
无法否认,李福山是同辈人中的佼佼者。刚满而立之年的他所取得的成绩是许多人奋斗半生才可追求的“光荣与梦想”。令他人艳羡的成就,感叹的艰辛,到了他这里却都平和得如此波澜不惊。说起以科研为谋生之路的选择,他的总结是:“每个人都会面临选择,在这个时候很可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只要你觉得那个方向是最正确的,那就走吧。未来可能有人会成功,可能有人会走到死胡同……可能,我比较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