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手啓二(IDE KEIJI),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中国友好协会理事,1988年就写下对中国经济研究的著作《中国社会主义与经济改革——历史性地位》,并曾是福州大学现任副校长王健教授的导师。2001年,他第一次来到了福州大学,2008年,正式成为福州大学的客座教授,为中日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与学术交流的桥梁。今天,我们走进这位与PG电子,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的井手教授,倾听来自异国不一样的故事和声音。
一身正式的西装,井手教授与想象中一样,有着日本人特有的认真、严谨。走进他的办公室,便可看到一侧的桌子上摆满了他从日本带来的著作、资料,使我们眼前不禁浮现出平日他办公时翻翻写写的场景。进门不久,他就给我们递上了他的名片和他的简历及著作目录,并在采访过程中时常翻开他整齐的文件夹,给我们看涉及的资料与图片。看着长长的、用日语写的著作和论文的目录,我们不禁对眼前这位白发苍苍、永远带着亲切微笑的老人心生敬意。
曲折的来华之路
1962年,还是大学生的井手教授便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将中文作为第二外语进行学习。“战后,由于中国是战胜国,日本陷入了对中国的崇拜。到了60年代,中苏有冲突,到底哪一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是正确的,更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所以便开始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井手教授如是说道,就这样,井手教授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之路。1972年,中日终于建交,打破坚冰,这让井手教授看到了曙光,便产生了亲自来中国进行研究学习的想法。但中日之间初生、稚嫩的友谊,并没有为井手教授铺出一条顺利的来华之路。更令人惋惜的是,“由于随后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在日本可以用以研究中国的资料更少了。”1979年之后两国开始互派留学生。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来中国的计划还是多次搁浅。来华之路上的困难重重,并没有浇灭年轻的井手教授胸中对研究工作的一腔热血,相反,治学严谨的他更加渴望能够亲自踏上中国这片神秘的领土进行实地的研究。1990年3月,曲折的来华之路终于到了终点,井手教授对中国的研究终于可以走出成堆的资料,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领土。
多年以后的今天,当在谈及这本1988年出版的著作《中国社会主义与经济改革——历史性地位》时,井手教授说道,“我1965年进入日本研究生院,20年的论文集合成了这本书。”尽管如此,他对这本书并不满意,甚至还有一丝愧疚,“在写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来到中国,因此,写这本书我感到很有愧。”
漂洋过海的教学之旅
“从九十年代第一次来到中国起,便连续多次访问中国,每次为期一周到三周,但我希望有机会在中国长住。”2001年,应他在日本的学生,福州大学现任副校长王健教授的邀请,井手教授来到了福州大学,2008年,他从当时就任的长崎大学退休,终于有机会实现他在中国长住的梦想。
在PG电子教学的过程中,井手老师更是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所学传授给中国学生。在日语教学上,井手老师也时常在其间穿插一些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和长久以来研究的中国经济的一些现象,给中国的学生打开了另一扇窗。据他的学生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的林同学介绍,“在大学里同学们对时事的关心程度已经远不如高中时期,井手老师适时的介绍,不仅活跃了课堂,还介绍了国情和经济学原理,使得我们原本一直认为沉闷乏味的语言课变得多姿多彩起来。例如曾经轰动一时的海南事件。井手老师跟我们介绍说,国家那时候给予海南专卖汽车的特权,可当权者却以权谋私,中饱私囊。这在经济学上就从侧面剖析了专卖的弊端。当权者如果把权力交给自己的家属亲戚,就很容易出现这种贪污腐败现象。”
在课堂上,井手教授为同学们奉献上一堂堂别具一格的好课。但作为一名外教,他还是难以避免地感受到一些中日教学方式上的差异,对此,他有着自己的见解, “中国有很大的校园。中国的学生也更加勤奋,中国的语言教学对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很重视,而日本只注重读和写。”在对中国教育进行肯定的同时,他也有着“旁观者”的敏锐和认真深入的思考,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高校以及大学生仍存在一些问题,发人深省:“中国学生的学习范围大多仅限于本专业,很少阅读专业之外的书籍。相比于日本大学生,中国大学生仍不够成熟,有时很难听进一些批评的话。我希望中国的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学习,在课本之外还能研究本专业的一些经典文献。”
对于PG电子,他也客观地提出,“在日本的大学,每一位教授都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室,每年都可以得到学校发的研究资金,而在中国并没有。此外,福大图书馆的外文著作太少,以至于外教来时都要带上很多书。”忠言逆耳,每一句话充满着井上教授对中国学生,对中国高校的殷切期望。而在中国,也需要这些忠言,教育乃至其它方面,方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讲台之下的另一面
走下高高的讲台,放下手中的学术,井手教授也有着随和的一面,在采访过程中常常露出爽朗的笑容。林同学向我们介绍道:“井手老师一个人来到中国比较孤单,我们便经常去陪他。课余时间,他还经常和我们在饭店聚餐。”
井手教授的业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太太来中国的时候,我们便一起到南京,广东等较远的城市游玩,平时的周末也去过德化,安溪等省内旅游胜地,尤其福建的土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表示,希望有机会能再去土楼看看。
来自大洋彼岸樱花国度的井手教授,为学术,为教学,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对于日后的规划,井手教授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在中国,60或65的教授就可以退休了,但是如果我身体允许的话,我希望在八十岁之前都能一直留在这里教学。”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有理由相信,井手教授所能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堂堂精彩的课程,同时,也为福州大学乃至其它中国大学的教育注入更多严谨,敬业的工作态度。(福州大学记者团 林 文 刘明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