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3天的福州大学第49届田径运动会在上个月圆满落下帷幕。在本届校运会中,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级陈欣月同学两次打破1项福州大学女子大学生田径最高记录。在11月14日下午的颁奖典礼上,陈欣月同学走上领奖台,带着满满的荣誉和奖牌,为她大学生涯的第一场运动会划下完美的句点。
颁奖后的几天时间里,我们对陈欣月进行了采访。她娇小可爱,脸上总是洋溢着青春的笑容。这一笑容贯穿在每一张关于她的赛场照片上,充满青春向上的力量。
热爱体育的她,还是学校足球队的成员。回顾校运会,陈欣月表示,得知自己破纪录的时候,她正在运动场上和足球队的队友观看男子接力比赛。“我当时激动得跳起来,和队友抱在一起。”陈欣月通过班群的讨论得知了自己打破纪录消息,许多祝福汹涌而至,当时的心情很激动。
尝试没有接触过的五项全能
对于陈欣月来说,参加校运会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整个高中阶段,除了接力比赛外,她几乎没有参与过校运会。“这是我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参与到运动会中。”
一开始,陈欣月并没有报名五项全能,“我最开始报的是铅球和铁饼”。在学院体育部郭佳学姐的推荐和舍友的鼓励下,她决定尝试没有接触过的五项全能。因为参赛经验不足,她没有接触过跳远和跳高的赛事,甚至不会背跃式跳高。
除此之外,由于要往返于铜盘和旗山校区,加上赛前她对自己的水平没有很好的了解,和其他的运动员相比,她的训练时间被压缩得很短,总共训练时间只有两个星期。在前来旗山校区集训的时候,陈欣月才从起跑动作学起,强度不高,和她在足球队的训练强度相比相差不大。
是压力也是动力
五项全能集中在运动会的后面两天,除了女学甲五项全能之外,陈欣月还参加了100米单项和学院4x100接力赛。赛程紧张而密集,间隔时间短,休息时间并不充足,而心理上压力也较大。
在最有把握的铅球上,她的前两次投掷成绩都并不让人满意,直到最后一投才以7.78米的成绩取得第一名。在缺少练习的跳高上,前两次跳高都没能过杆,第三跳终于成功。尽管在别人看来,她似乎潇洒肆意,自信满满,但是陈欣月直言自己的感受:“慌,怕,甚至没敢去想结果。”
在4×100接力中,陈欣月作为最后一棒,看见人文学院稍微落后于其他学院,难免感到压力。但压力也是动力,陈欣月像一根张弛有度的弦,把握着箭的力度。在这样的压力下,她握紧接力棒,向终点冲去,最终人文学院得到了接力比赛的第七名。
团队的力量鼓励我前进
陈欣月赛程紧密而密集。由于100米和800米时间相隔很短,她需要抓紧时间放松肌肉准备下一场比赛。不一会儿,她就又站在了赛场上。800米比赛一开始,陈欣月跟在第一个选手后面,希望能保留体力最后150米冲刺。再跑几个弯道后,她意识到自己有体力和实力超越第一个选手,提速跑在了最前面。一直到最后一个直道,加油声和鼓励声像浪潮一般涌来,她在雀跃的欢呼声中冲过终点,迎接属于她的荣誉。
对于本次比赛,陈欣月认为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大家的鼓励,“在一片片呐喊声中,在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拥抱中,对,就是那种团队的力量,让我一下子就清醒了许多。”
一直以来,足球队的训练也锻炼了她的体力和耐力。她从不认为足球队的训练枯燥。“就是想比赛,”她笑着说:“比赛很好玩,有成就感。“
对于今年的比赛,她认为自己的表现有待提升。在五项全能中,最让她感到不满意的是跳远,成绩在第十名,“拖了后腿,还可以更好”。展望明年,她表示还会继续报五项全能,在跳高、跳远这两个项目上着重调整,“铅球我想扔到八米!”对于已经取得第一的项目,陈欣月又有了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