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州大学新闻网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学院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3月24晚7:00,在福州大学图书馆明德厅举行225期新知讲坛——品味音乐美,主讲人——王耀华教授。王耀华教授曾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福建省优秀专家,现任福建师大音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国家教委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传统音乐学会执委会委员、亚太地区民族音乐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福建省音协主席等。

   

 王教授以“音乐是什么?”开始了他的讲座。

 

“音乐是什么呢?音乐是用经过人类组织过的声音(主要是乐音),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对生活感受的一种艺术。”同时,音乐具有音响性、时间性、非物质性和人文性。

 

教授以韦伯的《邀舞》为例,通过这首曲子让大家更深刻地感受和体验音乐形象、音乐场景、音乐情绪所带来的审美愉悦。韦伯,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德国浪漫乐派歌剧的创始人。韦伯的钢琴小品《邀舞》又名《华丽回旋曲》,这首乐曲是一个倍复三部曲式结构,并且具有一定的回旋性,它细腻地描绘了19世纪欧洲上层社会舞会中男女宾客双双入舞的场面和神态。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在某个非常正式的场合,一位绅士邀请一位姑娘跳舞,在几次的谢绝与再邀请后,年轻美貌的姑娘还是答应了绅士恳挚的邀请。台下的同学们入神地听着教授的讲解,随后我们欣赏了这首富有故事性又热情奔放的乐曲。

 

《邀舞》乐曲结束后,进入了第二个部分——音乐是如何表现生活、表达人的内心感受的?教授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引子”的管弦乐和越剧《梁祝》“楼台会”的打击乐为例,阐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有声寓无声”的境界,他说创作音乐就是要:无中生有,有中多变,变而循规,规而无垠。用有声的音响,描述现实生活,表现无声的内心感受。

 

音乐有七个表现手段:旋律、调式、节拍、节奏、速度、音色、和声与复调。“到处是人山人海,到处是炮队在前进……”王耀华教授用不同的音调演唱着,分别阐述进行场景描述与进行曲的区别。

 

第三部分是音乐美的品味。中国传统音乐有观、味、悟。观即俯仰远近,由表及里,观其行色,联想现实;味则由观形质而味气韵,由言入意,披文入情;悟乃玩味既久,自然悟入,进入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味,悟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韵外之致。以琴曲《流水》为例。

 

“音乐诉说的情感、情景若是能用三言两语说尽道明,就无所谓音乐了,音乐要表达的是更为丰富、更为深刻饱满的感情。”——教授如是说,“我们应该从标题和时代来理解音乐,熟悉主题以便更好地理解音乐。音乐是最讲究形式美的,因而一般都要有层次,要分清音乐段落,讲究结构的严谨与完整,对比与统一。”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谈如何欣赏音乐。我们需要抓住几个主要人物,将次要的人物和场景删除,这样才能表达更多的感情。

 

讲座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乐曲声中渐进尾声。今晚,我们不仅品味了音乐之美,也感受到了教授对音乐毫无保留的热爱与奉献。

                

福州大学导读中心 吴佳丽 冯晓锦 新闻中心编辑

上一篇:管理学院:干部培训班举行摄影图像处理技巧培训

下一篇:材料学院:参与榕城高校环保座谈会并作工作交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