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党支部带领党员骨干和科研人员团结奋进、攻坚克难,把研究中心从当初的一个校级研究所,逐渐建设成为本学科领域里唯一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打造出一支在光催化领域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科研团队,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光催化”传奇。
党支部是大家的“家”。光催化中心党支部始终把凝练支部精神作为“根”与“魂”,在长期科研攻关中逐渐形成了勤奋、进取、严谨、和谐、谦让的团队文化。有问题一起面对,有困难一起克服;当面对荣誉的时候,又总是互相谦让……党支部就像一个温暖的家,给予每位成员无私关爱;党支部又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引领着每位成员在科研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青年教师徐超博士刚毕业来校报到时,支部书记就带着他走遍了学校相关部门,帮助他*手续。徐超说:“虽然这只是件小事,但对一个初来乍到的人来说,打心眼儿里感受到了党支部的关爱。”事实上,党支部时时处处关心着每一位教师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支部一位老党员说:“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但在这里,‘家’的概念非常浓厚,我们安定生活、安心工作,党支部就是大家的‘家’。”10多年来,光催化团队成员紧密团结在一起,整个团队没有一个人离开。
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追求。支部每位党员都坚守这样的信念:作为人民培养的科技工作者,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就要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非典”期间,支部一位老党员教授提出:虽然我们搞病毒、细菌不行,但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国家和人民做些什么。经过反复钻研和技术攻关,他们自主研发了光催化空气净化器以及具有隔离、灭菌功能的口罩,并在3天内紧急赶制出500台空气净化器和5000余个抗菌口罩,送往抗击“非典”一线。
近年来,支部引领中心科研人员将基础研究与转化应用紧密结合,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数亿元。中心研发的科研成果已辐射室内空气净化、环保建材、医疗卫生等诸多领域;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催化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填补了国内空白,带动了我国光催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光催化产品更加贴近民生。如今,他们又把目光投向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舞台,要在更加广阔的领域中一展身手、奉献社会。
党支部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党支部始终把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作为自己的职责。为了让“新人”尽快融入集体,找到自己的位置,党支部从项目申请到实验室配置、研究生配备等方面都让年轻人优先。中心学术带头人付贤智老师是支部老资格的党员,他总是说:“‘老同志’要以身作则,给年轻人做榜样,甘为人梯,把机会留给年轻人。”他不管多忙,都会精心主持试验方案设计和试验结果分析,悉心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原支部书记陈旬教授反复叮嘱青年人:“在这里,每一个老师都是你的老师,每一个学生都是你的学生”。
在党支部的引领和党员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人才在这里集聚、成长。光催化中心成立以来已先后为国家培养近80名硕士和博士,发表论文200多篇,2009年发表的论文数在世界光催化领域排名第三。研究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及省重点项目60多项,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3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并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成为我国目前光催化领域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人才培养基地。
网址:http://cxzy.people.com.cn/GB/201953/205546/16419469.html (2011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