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校风、校歌、校史
——构建师生员工心灵的家园
通过近几年对入校新生和低年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了解显示,大多数报考本一批重点大学,入学动机、学习动力受“谋生”需求影响较大,因社会就业压力大而报考本一批重点高校比例高达近三分之一,少数学生就业取向的选择性和功利化倾向有所增强,如何用主旋律占领学生思想阵地,打牢学生学习成才、创新思维、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的思想基础,是学校文化育人的神圣职责。
在注重学生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的同时,也应增加学生思想文化课的比重,如开设一些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党史、国情和心理学等选修课,开办讲座、设立论坛,注重学生思想性与文化性的平衡,牢牢用主旋律占领青年大学生的校园思想文化阵地。
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进一步升华凝练校训、求实创新校风,使恪守校训、弘扬校风、唱响校歌(暂缺)、熟知校史,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
占领网络阵地,应研制《福州大学师生员工道德规范》教育系统软件,创新涵盖师生员工心理导航、思想道德教育、政治理论学习、人文素质培育、政工干部能力培训等领域思想政治育人培训工程系统,构建多维度的网路育人平台。
团结、协作、坚毅、创新
——锤炼大学生的精气神
多年来我校每年都开展一届田径运动会。通过此项活动,全面改善和提升了大学生的体质,为在校生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健康基础。但离强健的体魄还有很大的差距。倘若在一所高校清晨、傍晚等休息时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体质大多较弱,那么此类学生也很难完成在校的学业,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服务社会。因此,应加大研究或制定学生增强体质的育人环境与措施,切实形成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育人环境。
加大校园文化场所建设力度,学校“一院一品一景”校园文化建设要与整体校园规划、风格、特色相匹配、相和谐。通过仔细调研论证,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相关学院、制作名师校友、励志格言灯箱、室外电子屏幕等,使在校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意识。
高雅、优雅、儒雅、大雅
——陶冶大学生的真情性
学校、学院应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活动,以“高雅、优雅、儒雅、大雅”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每学年、每学期、每季度、每月、每周都应有计划地举办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活动中真正体会和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在完善、发展和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强调大学生主题思想培育,又要把知识学习和真善美融入其中,培养学生高雅的品位、优雅的行为、儒雅的气质、大雅的风度。如可开展全校性的“我爱我的祖国”,“把最美的歌献给党”等主题歌咏大赛,让大学生用主旋律唱响对党、对祖国的无线热爱和忠诚,强化精神熏陶等。
为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和品位,学校大型活动应力求届次化、精品化;中型活动学院化、特色化;小型活动年段化或班级化,组建或成立具有本校特色的各类文体队伍、成立各类合唱团、举办各类艺术节和各类专业知识技能竞赛等,培育学生拼搏进取、追求卓越的思想品格。学校还应与省、市(区)、部队等文艺团体结成共育对子,邀请知名专家、专业艺术团体来校举办“艺术与人生”、“人文与艺术”等系列讲座和文化鉴赏活动,让校园文化始终体现时代特色,使校园文化呈现出勃勃生机。
交流、互访、开放、包容
——培育大学生战略眼光
学校每年应有针对性地适时邀请国外和港、澳、台地区部分名校专家齐聚PG电子,开展各类主题学术交流活动,使本校与国外相关名校专家之间、学生之间建立跨越国界的沟通、交流和友谊。在文化育人中,注重利用国外高校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开阔眼界,特别是应抓住机遇,发挥“五缘”优势,积极开展与台湾地区名校的交流。通过每年有计划的师生互相参访、文化交流、来访座谈、出访报告会等,拓展在校大学生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学校也可定期和不定期举办国际学术交流周、交流日、文化日等主题文化系列活动,使学生在相互交流碰撞中共同提高。(文/何再喜)